福建:古田多措并舉高標準創建出口食用菌質量安全示范區
發布時間:2015-04-24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網訊(記者 尚玉玲)據悉,福建古田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創建出口食用菌質量安全示范區,堅持以貫徹落實《古田縣出口食用菌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方案》、建設質量強縣為主線,以強化質量宏觀管理為核心,著力構建“大質量”工作機制,匯聚促進食用菌優勢產業集聚發展的優惠政策和服務舉措,建立適應食用菌產業發展的監管模式和通關機制,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促進出口穩定增長、產業轉型升級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一是完善制度強化監管。目前全縣70個備案基地,完善農業合作組織備案種植場管理制度、農用化學品管理制度、基地疫情監控與病蟲害防治制度、鮮菇采收、烘干、運輸管理制度、有毒有害物質檢驗監控制度、批次管理制度、基地質量記錄管理制度、基地原料溯源管理制度等8項制度。
二是制度上墻公開透明。在辦公室公示欄公開出口示范區簡介、示范區建設工作職責、備案基地分布圖等相關制度,充分增強工作透明度,更大程度地方便群眾監督。
三是組織質量普查抽樣。3月16日,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副主任劉新、市農業局副局長張家壽、市農業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科主任周天景蒞古開展2015年第一次福建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樣檢測,前往正茸、立誠、福泉鑫三家企業對食用菌鮮菇進行抽樣檢測。與此同時,福建省食用菌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從3月20日開始對全縣食用菌企業、生產基地進行食用菌質量普查。
四是多次開會協調工作。分別于2014年11月13日、2015年1月20日、3月31日,召開古田縣出口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工作座談會,在政府的統一領導和推進下,推動寧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商局、質監局、食用菌局、經貿局、行業協會積極參與,注重疊加部門優勢,與企業、備案基地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共同打造出口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合力。
五是策劃整治安全隱患。完成傳統菇棚標準化改造963畝。制定《古田縣食用菌產業管理局關于進一步加強食用菌安全生產有關意見的函》,重點策劃整治菌包廠、烘干廠存在的質量安全隱患。
目前,全縣擁有10畝以上標準化生產基地達70個近5300畝,主要分布大橋、吉巷、鳳都、城東、杉洋為核心,覆蓋大橋、鳳埔、鶴塘、杉洋、平湖、吉巷、鳳都、城東、城西、卓洋、泮洋等11個鄉鎮街道,含公共備案基地25個,企業備案基地45個,食用菌出口企業達13家,涉及全縣主要食用菌品種銀耳、香菇、竹蓀、猴頭菇、黑木耳、杏鮑菇、靈芝等7個食用菌出口品種。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