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第二批“訪惠聚”工作組進村以來,李冠峰作為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科技局副局長、住博湖縣本布圖鎮新布呼村工作組組長,來回奔波在農戶家、育苗大棚和巴州科技局食用菌試驗基地。
“老李當時一直想著把種植食用菌項目引進村里,讓村民因地制宜,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同時也能讓村集體經濟得到發展壯大。”本布圖鎮黨委書記逯學忠最了解這位工作組組長。
訪民情問需求 積極引進食用菌
新布呼村現有大棚137座,按照原來的種植模式,村民僅僅在春節過后的2個月時間,在棚內繁育色素辣椒和工業番茄苗,其它時間基本都處于閑置狀態。
在對村里的種植業、設施農業進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后,工作組就如何充分利用育苗大棚,增加農牧民收入方面有了思路。
“我們應該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優勢,引進巴州科技局在平菇、蘆葦菇、香菇、雞腿菇等食用菌方面的成熟技術在這里進行試驗示范,相信會取得明顯成效。”對發展食用菌種植項目,李冠峰胸有成竹。
工作組的建議得到了本布圖鎮黨委和政府的肯定,說干就干,種植項目在新布呼村的一座大棚里先行展開:
工作組成員和村“兩委”班子成員一起,嚴格按技術要求對試驗大棚進行遮陽、加固、鋪膜;
工作組和巴州科技局試驗基地聯系,調運了1500多個分別育有平菇、香菇、雞腿菇的菌袋……
在工作組成員和農戶的精心管護下,半個多月過去了,這些蘑菇長勢喜人,每天都有村民過來參觀。
惠民生辦實事 雷厲風行見成效
4月4日,筆者一進大棚,就聞到潮濕的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蘑菇特有的香味,一排排整齊碼放的菌包外面茂密地生長著一簇簇、一叢叢的平菇。
“一個4公斤的菌包可以產3公斤多平菇,這1000個菌包那就是3000公斤鮮菇,按5元/公斤的最低批發價算,可以賣到1.5萬元,而一個菌包的成本在4元左右,3個月內可以出4茬,一季度1000個菌包賺1萬塊錢是沒有問題的,一個標準棚每年可增收10萬元。”李冠峰介紹道。
正說著,新布呼村黨支部書記胡居華帶著七八位村民也進了大棚,“昨天工作組就通知今天要把這些平菇采摘下來,讓周圍的村民都嘗個鮮呢。”
不一會兒,近200公斤的十幾筐平菇被裝上了貨車,“食用菌在栽培過程中,一不打農藥二不施肥,而且口感好,營養價值高,所以很受市場歡迎。”李冠峰說。
本布圖鎮黨委書記逯學忠說:“本布圖鎮是周邊鄉鎮蔬菜批發集散地,每天清晨前來批發蔬菜的商販絡繹不絕,這些有利條件不僅有助于食用菌的批發銷售,而且大棚食用菌種植的示范帶動作用將會越來越明顯。”
聚民心傳幫帶 持續發展有底氣
當天下午,天陰沉沉的,不時有雨點落下,不少騎著摩托、電動車從附近趕來的村民都在棚里聽李冠峰的現場培訓:
“棚里不能照直射光,必須要用散射光,要不然菇就不生長了。”
“目前我們種植的平菇品種最佳出菇溫度是20℃-27℃,濕度是80%左右。”
……
村民艾熱提·艾合買提說:“專家講的都是關鍵問題,而且通俗易懂,我都記在本子上了,今后我還要多來這兒學習。”
“通過選擇不同的品種,一年四季都可以種出食用菌。只有農民朋友真正掌握技術了,當地的食用菌產業才能得到可持續發展。”李冠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