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經過7年攻關,廣西林科院開展的林下菌根型食用菌模式研究,日前實現了林下紅椎菌人工促繁,人工干預增產。
紅椎菌,又名紅菇,是與紅錐、白錐樹根共生并在特定的氣候、環境和土壤條件下方可生長的野生食用菌,目前無法進行人工栽培。針對錐林群落自然演替后期出菇很少甚至不出菇、林農自我干預不當、產量低、采摘不規范、產品無等級劃分及加工技術欠缺等問題,廣西林科院的科研團隊重點開展了林地生態調控促產、林地施肥促產、林地澆水促產、紅椎菌菌根無損傷采摘、產品分級及加工開發等關鍵技術研究,首次提出了紅椎菌的人工促繁方法,實現多年持續高產、高效益。
該項目研究從2009年開始試點,2011年開始以試驗點周邊紅椎菌交易場所為基點,逐步擴大推廣面積。到2015年,總推廣面積4.48萬畝,直接培訓林農400多人次。項目直接受益農戶603戶,輻射帶動林農3萬多戶,累計新增銷售額18268.65萬元,新增利潤17380.88 萬元。
目前,廣西全區約有錐樹林地100萬畝,其中無人工干擾產菇量極少的出菇林地,及林農通過雜灌全砍自改的出菇林地約占22萬畝。預計這部分出菇林地采取人工促繁的方式,每年將產菌172萬公斤,年產效益12.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