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劉懷瀛)近年來,通化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特別是發展大健康產業和推動農業“接二連三”、加快發展“六次產業”的部署要求,從完善農村土地承包政策、推動土地規范流轉、扶持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
通化市位于吉林省東南部,是山區半山區城市,農戶承包地塊多而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業經濟效益的提高,為此,通化市通過實施城鄉統籌戰略,積極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引導農村土地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范流轉,實現土地適度規模化經營,初步破解了產業分散、農產品商品率不高的難題,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了農村繁榮。截至目前,通化市在工商注冊的家庭農場達到1501家(含梅河口市,下同),農民合作社5224家;全市土地流轉面積127.5萬畝,占家庭承包面積的40%;78個鄉鎮全部建立了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為農民免費服務的農村土地流轉市場服務體系已經建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壯大,農村土地的規范流轉,推動了全市農村土地的適度規模經營,解放了更多的富余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加快了全市城鎮化進程,為服務“三農”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發展現代農業,實現土地規模化、集體化經營,離不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養,為此,通化市緊緊圍繞“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這個主題,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家庭農場快速發展。發展家庭農場,使土地等生產要素向生產經營能手集中,有利于實現農業機械化,是提高土地利用率、投入產出率和市場竟爭力,發展集約化經營的有效途徑,成為全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骨干力量。為促進家庭農場的規范發展,全面提升農業的集約化、適度規模化水平,推進通化市現代農業健康發展,2014年通化市農委聯合市財政局、市工商局和人民銀行通化市中心支行共同下發了《通化市示范性家庭農場認定扶持辦法(暫行)》,并在全省率先開展市級示范性家庭農場認定工作,目前全市已有市級示范性家庭農場38家。二道江區淑芝家庭農場成立于2014年5月,有成員5人,注冊資金60萬元,經營地點位于二道江區二道江鄉三道江村二組,總占地面積50畝左右。2016年被評為市級示范性家庭農場,現有生產基地20畝,新建生產車間2000平方米,菌袋養菌間3000平方米,出菇場地5000平方米。目前,基礎建設已經投資70萬左右,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發揮規模優勢,2017年打算擴建20畝大棚,購買新型生產設備10余臺套,大約投資100萬元左右。擴建完成后,可帶動更多農戶發展食用菌產業,為他們快速脫貧奔小康尋找新出路。
農民合作社規范發展。自2007年《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頒布實施以來,通化市通過加強領導,規范引導,高效服務,使全市的農民合作社得到快速發展,呈現出合作形式多樣化、合作領域多元化、合作規模擴大化的發展態勢。特別是2010年市委、市政府下發了《關于扶持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意見》,從資金扶持、稅收政策、用地用電、人才科技等方面制定了扶持合作社發展的優惠政策,極大鼓勵和支持了農民合作社的快速發展。目前,合作社成員達到9.2萬人,成員出資額114億元,發展領域涉及一、二、三產業,擁有注冊商標的合作社125個。同時,通化市積極發展“農社對接”,支持合作社在社區開設直銷店、連鎖店,使合作社產品與城市居民實現了產銷直接見面,全市有177個合作社開展了“農社對接”,開設直銷店(直銷點)的合作社82個,配送的產品有大米、玉米、食用菌、人參、中藥材等16類,年實現銷售收入1.6億元。吉林省大米姐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目前合作社有成員110名,注冊資金2000萬元,種植水稻面積達到3萬余畝,有機水稻0.3萬畝,綠色水稻2.7萬畝。幾年來,合作社積極吸納水稻種植大戶加入,土地流轉規模由原來的1萬畝增加到目前的3萬畝,由合作社統一規劃、統一供應物資、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收購、統一銷售,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當,有效推動了當地水稻種植業的規模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村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