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尚玉玲)今年以來,濟寧全市各級農業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經濟工作、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踐行發展新理念,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為重點,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不斷增加綠色農產品供給,提高農產品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精準施策、創新推進,農業農村經濟運行平穩、開局良好。2017年一季度全市農林牧漁業(不含服務業)增加值達到38.2億元、增長2.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372元、增長8.8%。
一是農業生產扎實有效推進。全市530萬畝小麥已進入揚花灌漿期,目前整體土壤墑情較好,為夏糧豐產豐收打下了基礎。積極推進農業結構優化調整,全市在田露地蔬菜發展到160萬畝、設施蔬菜56萬畝、食用菌7600萬平方米,其中鄒城食用菌生產企業及合作社達到50家,年產鮮菇近26萬噸、產值21億元,4月7日至9日,鄒城市政府承辦了2017中國食用菌行業大會暨國際食用菌博覽會,集中宣傳推介我市食用菌產業;金鄉縣被評為全國優秀食用菌主產基地,食用菌產值高達22億元;魚臺縣毛木耳大棚栽培發展到6500余畝,產值超過10億,成為全國毛木耳生產規模最大縣,榮獲“國家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產品”。全市現代種業加快發展,共有規模以上種子企業25家,其中嘉祥種子年交易額10億,被農業部認定為國家科技良種制種基地縣及國家首批區域性大豆良種繁育基地。
二是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加快推進。濟寧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成效明顯,53項重點項目已基本完成,研究起草了《關于加快推進濟寧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的意見》,全面總結園區建設成效,宣傳片腳本已編寫完成,準備拍攝。金鄉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和泗水、鄒城兩處省級示范區建設進展順利,示范區內在建農業項目8個、總投資4530萬元。
三是品牌農業加快發展。參照淄博、聊城等先進地市做法,研究起草了《濟寧市農產品品牌建設實施方案》,建立濟寧市級知名農產品品牌目錄,爭創第二批省級農產品品牌。“金鄉大蒜”品牌價值高達202.58億元、位列全國第8位,大蒜種植面積60萬畝,出口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評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泗水地瓜”品牌價值高達28.18億元,通過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深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創建,泗水榮獲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開展市級以上監督抽查5次,抽檢樣品537個、合格率99.1%。
四是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持續提升。全市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共有979家,一季度實現銷售收入258億元、利稅1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和10%,其中第一季度出口大蒜、洋蔥、蒜苔、山藥、牛蒡等保鮮蔬菜15.77萬噸、3.35億美元,貨值增幅達到36%,大蒜出口13.1萬噸、2.44億美元,出口量占全國近50%。高度重視農業生態環保工作,在全市啟動開展了農藥、化肥使用情況調查,編制了《濟寧市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工作方案》、《全市到2020年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下發了《全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化肥、農藥科學使用技術導則》。牽頭抓好秸稈禁燒工作,4月10-15日,市農業局成立6個督導組對全市秸稈禁燒工作開展了專項督導檢查,對秸稈禁燒責任落實、巡查宣傳等情況進行實地督導巡查。大力實施生態農業項目,鄒城申報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區,鄒城、微山、任城等獲批1700萬省級生態農業及耕地質量提升項目,4月20日,全省重大病蟲統防統治現場會在我市召開,推廣我市先進做法。啟動全市千名科技人員下鄉活動,主要開展農業主推技術推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科技扶貧等活動。
五是農村改革繼續深化。加快建設縣級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目前任城、曲阜、泗水、鄒城、金鄉、嘉祥6個縣級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掛牌運營,鄉鎮農村產權流轉平臺數量達到147處,全市農村土地流轉面積達224.6萬畝、占比28.6%,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總數達到13736家、1801家。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鄒城申報國家級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金鄉汶上申報省級試點縣。嘉祥、金鄉、泗水3縣食品加工、休閑農業、農業社會化服務業發展迅速,延伸農業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拓寬增收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