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什邡市湔氐鎮桐林村,平整寬闊的油柏路旁矗立著一座座食用菌大棚。張文平正在大棚前為村民講解食用菌管理方法,“木耳的生長需要較大的溫差才能長得好,在17攝氏度以上能夠快速生長,5攝氏度以下停止生長……”
張文平是什邡市最先引進種植黃背木耳的種植戶,在一次對當地農貿市場的走訪中,張文平發現,四川人喜歡煮火鍋,燙木耳。但市場上大部分食用菌都是外省進的,價格很高,如果在本地栽培一定能賺。
1987年張文平成功引進適合四川平原丘陵地帶種植的黃背木耳品種。黃背木耳是一種食藥兼用的大型真菌。“那時候信息通訊都不發達,這又是一個木耳新品種,沒有人種植過。這就需要我反復試種才能掌握栽培技術。”
張文平通過反復試驗,使黃背木耳栽培獲得成功。他栽培的4000袋黃背木耳,當年獲得純收入5000元。
初次種植成功后,為了探索木耳新品種開發,張文平試驗種植袋栽黑木耳。但由于不適應當地氣候,近2000袋木耳絕收。不服輸的張文平又從江蘇引進一個新的木耳品種,種植近2000袋,結果每袋的產量僅有20g。
多次失敗讓他意識到,木耳生長過程中的科學管理的很重要。2010年,張文平在食用菌無公害化上下了很大的力氣,對菇棚進行改造,使用頻振燈、黃板、防蟲網等設備,對木耳出耳期病蟲害的抑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木耳品質也有了很大改善。
通過科學栽培,張文平的木耳產量更加穩定,收入也提高了很多。“今年我種了毛木耳4萬袋,預計收獲干木耳1.5萬斤,按照現在每斤11元的市場價格來算,半年時間就能收入7萬元。我還制售了3萬瓶菌種,按照每瓶5元的價格計算,制售菌種這一項收入將近15萬元。兩項累加,總收入超過20萬元。”張文平告訴筆者。
“培養基水分干濕度要合適,滅菌一定要徹底,發菌時要勤測溫度……這些技術要全部傳授給村民。”張文平成功引種黃背木耳的事例在鄉里傳開后,鄉里鄉親紛紛上門請教方法。張文平也慷慨地將自己的經驗無償分享給大家。通過幾年的努力,湔氐鎮的黃背木耳種植戶從當初的零星幾戶人家,發展到3200多家。
隨著規模日益壯大,張文平發現分散種植出現了新問題,不同農戶家賣的木耳質量不同,而且價格差異也非常大。有時候甚至出現互相殺價的現象。為了扭轉分散銷售、價低傷農的現象,1997年底,在張文平的帶動呼吁下,當地成立了什邡市湔氐鎮食用菌協會,張文平擔任副理事長。協會對會員實行產供銷一條龍服務,使產業鏈逐步完善。
如今的湔氐鎮已成為全國重要的毛木耳生產基地之一,年產干耳2萬余噸。去年,該鎮種植黃背木耳實現產值達6億元。《四川農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