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南省茶陵縣界首鎮白沙村的興沙食用菌基地,首批十萬棒黑木耳接種成功,宣告該村的食用菌產業正式起航。
白沙村現有村民978戶、總人口4200人,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畝,資源貧瘠,缺乏支柱產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05戶818人,是茶陵縣68個貧困村之一。為了發展產業扶貧,變“輸血”為“造血”,實現長期穩定的脫貧增收,駐村幫扶單位——縣農業局與支村委釋放了三大招:
第一招:培訓貧困人口。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縣農業局聯合農機學校在白沙村開辦培訓班,就食用菌生產技術等對貧困人口進行培訓,并安排貧困人口到生產基地進行實習。貧困戶譚秀英通過培訓后對脫貧致富充滿了信心:“我現在掌握了黑木耳的生產操作技術,以后可以在村里的食用菌基地務工,也可以自己在家養黑木耳,不愁收入來源了!”
第二招:培育經營主體。村投入10萬元產業扶貧資金,農業局支持項目資金5萬元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社擴大黃牛養殖規模,帶動貧困戶25戶113人通過領養黃牛或入股分紅脫貧致富。注冊成立白沙村第一家村辦企業——茶陵興沙食用菌有限責任公司,以該公司為龍頭,通過市場化運作,帶動全村發展以黑木耳為主的食用菌產業。
第三招:打造產業基地。投資89萬元新建占地面積達20畝、年生產規模30萬棒的食用菌生產基地;新建年出欄寧鄉花豬500頭、雞2000只的生態養殖基地;改擴建可存欄黃牛220頭的黃牛養殖基地,白沙村的產業扶貧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開展。以基地為載體,貧困人口可以通過務工、領養、入股等形式參與產業發展,實現增收脫貧。
據悉,白沙村通過發展產業可直接帶動貧困戶145戶617人增收脫貧,占全村貧困人口的7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