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桐廬瑤琳鎮何宋村,見到杭州市農科院蔬菜所科技年輕干部王偉科正在忙活著栽培桑黃。“現在看到的正是桑黃生在的最佳時期,長勢非常喜人。”記者在現場看到,它們呈橢圓形,黃燦燦的有點像面包。王偉科說,接下來桑黃的顏色還會變深、變軟,直到9月底10月初,變成深褐色成熟時就能采收了。
據了解,2012年,市農科院的專家們在淳安發現了正宗野生桑黃,通過對桐廬瑤琳鎮何宋村的考察發現,這里的氣候和環境條件非常適合桑黃種植,于是經過篩選,在何宋村進行試種了兩個大棚,實現人工馴化。
在王科偉看來,何宋村做食用菌有著很大優勢。一來食用菌生產的主要原材料為木屑,竹屑及各類農作物下腳料,可變廢為寶,避免廢氣物焚燒污染環境,又得益于這里豐富的山林資源,可進行有序的開發利用,就地取材,也降低了生產成本,“今年是試點,后續還有10畝地可以栽培,試驗帶動后,還會陸續增加投入。”
“這些野生種質資源的馴化剛剛起步,很看好這里的前景,未來的經濟效益也很可觀。”王偉科告訴記者,桑黃市場價可達3000-10000元/斤;孢子粉初級產品售價100-300元/斤,加工成破壁靈芝孢子粉1000-2000元/斤。
桑黃是屬于一種真菌,桑黃具有抗衰老、降低膽固醇、護肝和抗肝硬化等藥理作用,能夠提高人體的免疫力,還能減輕抗癌劑的副作用。它們只能長在20多年以上的老桑樹根部,生長周期長,珍貴稀少,市場需求量大,但一直以來都沒有很好解決人工栽培的問題。此次桐廬瑤琳鎮何宋村成功栽培出桑黃,填補了高端食用菌的空白,為食用菌產業的發展開辟了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