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禹州市磨街鄉常門村村民翟迎欣的蘑菇大棚里,翟迎欣正在查看他的蘑菇長勢情況。
據了解,翟迎欣是村里典型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里經濟困難,扶貧工作人員看到上有老下有小的他無法外出務工,建議他種植蘑菇。面對人均耕地不足半畝、地處深山區,自然條件差、產業基礎薄等現狀,禹州市磨街鄉常門村村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儉,根據該村曾有蘑菇種植歷史的情況,在駐村幫扶干部的幫助下開始發展蘑菇種植。2016年,翟迎欣承包種植了兩個大棚,當年收入就近3萬元。去年,再次種植兩個大棚,收入達到了4萬元。
種植蘑菇,讓翟迎欣看到了脫貧的希望。讓翟迎欣等村民看到希望的,還有村里對種植蘑菇的支持和幫扶。村里成立的許昌常門蘑菇公司解決了120人的就業問題;蘑菇大棚建起來,解決了村民蘑菇種植的場所問題;專家請進來,解決村民蘑菇種植中的技術問題。蘑菇種植不僅讓村民實現了脫貧致富,常門村的蘑菇種植規模也越來越大,產業發展越來越好。
王儉介紹,目前,村級集體企業菌包加工廠正在建設,未來每年可制作菌包50萬袋,實現利潤250余萬元。與此同時,該村正籌劃建立一座餃子加工廠,以延伸蘑菇發展產業鏈。而新建的50個蘑菇大棚也正在緊張施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