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蟲夏草人工繁育有兩個難題需要破解,第一個是怎么養活蟲,并大量繁殖它,第二個是讓冬蟲夏草菌感染后能長出既有蟲又有“草”的冬蟲夏草。
2017年,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退休研究員楊大榮創辦的公司在香格里拉市室內培育出1萬多條冬蟲夏草,在小中甸地區海拔4500米的高山草甸60多平方米示范基地半人工培育出6條冬蟲夏草。今年,示范基地擴建到20畝,預計2019年在香格里拉市基地大棚和雪山野外基地可產30公斤至50公斤冬蟲夏草。
楊大榮前20年都在破解“怎么養蟲”這道題。蝙蝠蛾特殊的高海拔生態適應性,對人工繁殖來說是最大的阻礙。在高寒、高紫外線、稀薄空氣的高海拔地帶,一般一只幼蟲最少需要蛻6次皮,海拔高的需要蛻皮8至9次才會進入預蛹和蛹期,3年左右才能完成一個世代,海拔高的地區差不多5年才能完成一代。如何模擬它們的生存環境,讓它們適應低海拔的實驗環境,實現規模化繁殖,是科學家攻克的重點課題。
1995年,楊大榮的團隊在室內養活了第一對可以交配的蝙蝠蛾,產下586粒卵,正式開始室內飼養。3年后,繁殖成活4萬多條幼蟲。“起初病害很多,并沒有成規模。”楊大榮說,到2002年,成功養活20多萬條幼蟲;2005年,已達到50萬條-60萬條幼蟲的規模。
截至目前,一些機構和企業已經掌握了冬蟲夏草菌與蝙蝠蛾幼蟲結合的技術,但室內規模化繁育蝙蝠蛾幼蟲的“秘訣”少有人知道。每年,楊大榮的公司向全國20多個科研單位、大專院校、企業供應蝙蝠蛾幼蟲做研究。
今年,楊大榮在香格里拉建了示范基地。建示范基地的目的是與當地牧民合作,推廣冬蟲夏草的半人工培育。主要方法是把人工養殖的蝙蝠蛾幼蟲和人工培養的蟲草菌放歸到自然環境中,增加寄主昆蟲的種源和菌源,仍然依靠它們自然生長和蟲草菌的感染。
目前的研究示范成果基本可以實現畝產1公斤,大約1800根冬蟲夏草,按30元/根至50元/根的市場平均價計算,1畝地可為牧民帶來5萬元至8萬元的收入。
冬蟲夏草,它通常用來治療背痛、黃疸病以及體虛,還用來治療肺結核、哮喘、支氣管炎、肺氣腫等。
過去冬蟲夏草被認為含大量具有抗癌、抗菌活性的蟲草素。今年,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最新證實,冬蟲夏草中根本沒有蟲草素合成基因。不過,藥典記錄的功效,以及民間用它提升免疫力,尤其是加快術后恢復,目前在臨床上還是給予肯定的。只不過,冬蟲夏草對應各種功效的具體成分,在醫學上始終還沒有找到確切答案。
今年3月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發布關于停止冬蟲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試點工作的通知。為什么會停止冬蟲夏草用于保健食品的試點工作呢?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表示,冬蟲夏草屬中藥材,并不是藥食兩用,因此不能作為保健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