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石阡縣國榮鄉把發展食用菌作為增加群眾收入的又一支柱產業,采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經營模式,有效整合扶貧資金及土地資源,捆綁式將鄰近村集體經濟統一打包規劃運作,讓貧困戶100%聯結到產業中去,使全鄉食用菌產業從零起步向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發展,將食用菌做成了大產業,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作為短平快特色產業,食用菌產業見效比較快、市場相對穩定。從去年試種到現在,由于沒有形成規范化管理,統一化運作,在效益上沒有達到最佳效果。今年來,該鄉有效整合扶貧資金及土地資源,捆綁式將鄰近村集體經濟統一打包規劃運作,集中在新寨村建起食用菌基地及加工廠,吸納了周家寨、羅家寨、群豐、新寨、登坪、樓上、代山7個村貧困戶594戶2371人參與。
“今年國榮鄉把7個村的產業資金調配到這一個村來集中打造,成立國榮鄉食用菌發展有限公司,我們計劃今年發展60萬棒黑木耳,20萬棒香菇。”國榮鄉黨委副書記任毅介紹。基地在發展壯大的同時,還吸納了周邊村的貧困群眾務工,在收入上除了務工、流轉土地租金外,年底還能獲得分紅,多種方式拓寬了群眾的增收致富渠道。
國榮鄉黨委副書記任毅說:“下一步基地所產生的利益,我們采取‘136’的這樣一個方式來分配,30%聯結到2018年以前出列的貧困戶,60%聯結到2018年擬脫貧的貧困戶,10%作為公司和合作社發展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