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縣,位于成都往東北50公里,三條河穿城而過又孕育出城郊的沃土。這里雨量充沛,濕度大,云霧多,是喜陰喜涼的羊肚菌生長的天然生長基地。
因表面凹凸不平、極似羊肚而得名的羊肚菌,口感獨特,色香醇厚,營養價值極高,富含人體必需的18種氨基酸,其中8種是人體不能制造的,且有些營養成份超過了“冬蟲夏草”的含量,被譽為食品之冠,可食用,也可入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羊肚菌具有益腸胃、補腎納氣等功效,對頭暈失眠也有益處。而中國傳統道家文化巨獻《道藏》則記載到,羊肚菌是道家養生所使用的一種珍惜菌類,被譽為“菌中之王”。在明神宗時間,羊肚菌還一度成為了“皇家貢品”。
金堂縣是中國“羊肚菌之鄉”,全國食用菌十大主產基地縣之一,發展歷史悠久,產品主要以姬菇 、羊肚菌、草菇、杏鮑菇、雞腿菇等為主,年產食用菌5.4億袋,產量40萬噸,總產值30億元。而金堂縣出產羊肚菌更是歷史悠久,在兩百多年前的《清·嘉慶金堂縣志》中便有記載。
羊肚菌天性嬌貴,對生長環境、氣候條件等要求極為嚴苛,人工馴化一直是世界性難題。2012年,金堂縣與四川省農科院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合作,在全國首次實現野生羊肚菌大田商品化栽培,成為全國羊肚菌人工栽培的發源地。在現代科學栽培技術的加持下,金堂與四川省農科院、四川省食用菌創新團隊經過多年技術合作、試驗示范、應用推廣,出產的羊肚菌肉質厚、菇形美觀、色香濃郁,發展規模和品質都達到了全國領先地位。
近7年來,金堂縣不斷推動羊肚菌生產的品種改良、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實現最高畝產500公斤,平均畝產值達2萬元以上,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為農民增收帶來可持續效益。目前,全縣羊肚菌種植面積達1.5萬畝,總產量達3000余噸,被國際藥用菌協會評為“中國羊肚菌人工栽培核心主產區”,是全國最大的商品化生產基地。
而羊肚菌栽培基地,也將附近的農民從靠天吃飯的土地中解放出來, 在不斷標準化、集約化發展的羊肚菌栽培基地“上班”,農民收入不斷增加,生活水平隨之提高。
由于羊肚菌的高食用、藥用以及市場價值,金堂仍在不斷投入科技研發羊肚菌的栽培技術,探索高效高產的栽培模式。目前,金堂縣羊肚菌栽培技術已經形成了高效栽培規程,同時探索出“菌-稻”模式、“菌-菜”模式、層架式栽培、林下種植等多種種植方,實現80%機械化覆土、100%覆蓋噴滴灌設施,設施化栽培面積達3000余畝,出菇時間已提前至2月初,早于全國其他各地。
事實上,自9月中旬田嶺澗的羊肚菌第一款衍生產品“一顆菌子的故事”在線下實體店銷售后,就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高度認可,銷量直線上升,產品多元化也讓金堂羊肚菌走向不同的消費市場。同時,金堂也在不斷擴展羊肚菌的市場化渠道,如線上聯合京東開設金堂館等電商等。
隨著羊肚菌栽培基地規模不斷擴大、畝產不斷攀升、品質不斷優化、產品不斷多元,金堂縣將突出特色,培育主導品種;整合資源,培育生產經營主體,打造行業龍頭;整合政策項目資金,集中支持種植戶發展壯大;一如既往的把發展食用菌產業作為一項富民強縣的經濟戰略工作來抓,朝著“中國西部菌都”的城市定位不斷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