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留壩縣馬道鎮沙壩村食用菌生產基地上,工人們忙著拌料、袋裝、滅菌,期間夾雜著嗡嗡的機器轟鳴聲,一派繁忙景象。70名工人們忙活著生產食用菌菌桶。
經過一年的實踐,留壩縣食用菌產業由40萬筒發展到1000萬筒,產銷兩旺的市場激勵著群眾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也吸引了不少外地客商到該縣成立公司,拉伸食用菌產業鏈。
為了確保食用菌真正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產業之一,該縣不僅將技術員下派到各個生產基地指導生產,各職能部門也為進駐企業提供全程跟蹤服務。連日來,縣農技中心工作人員和食用菌技術員分散到各個食用菌基地,就當前夏菇生產中木屑粉碎要求、滅菌、接種、養菌和冬菇的防雨、保溫、增加光照等管理做詳細指導。
“先用洗菇機將香菇洗一下再烘干,賣相更好。”技術員孫金定在武關驛鎮河口村食用菌生產基地一邊指導冬菇烘干技巧,一邊商談著干菇收購。
剪枝、選菇、烘干……肉厚形美,大小均勻,長勢喜人的花菇、厚菇、薄菇、寸菇相繼出菇,客商們在基地等著收菇,生產冬菇的菇農們也感受到了豐收的喜悅。
“我有西北食用菌客商群,按照貨量多少對接客商,只要有貨我就能賣出去。”“我收購的香菇是直接出售韓國的,有多少我就能賣多少。”正在武關驛鎮食用菌基地尋找貨源的收購商們說:“留壩的香菇因為品質好,已經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