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駛在嘉善縣姚莊鎮鄉間的水泥路上,沿途可見散落在農田里的一個個稻草大棚,那是嘉善傳統食用菌產業誕生的“母體”,而在這大棚之下,是食用菌產業的悄然蛻變。
嘉善縣栽培食用菌的歷史悠久,現全縣蘑菇面積主要集中在干窯鎮與姚莊鎮,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甚至日本。作為“中國蘑菇之鄉”的姚莊鎮,種植蘑菇的歷史可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發展至今,全鎮蘑菇單季栽培面積已達2000萬平方尺,是嘉善“白色”產業帶的主導區,也是浙北最大的蘑菇生產基地。
歷經改革開放的風雨錘煉、傳承與創新,嘉善縣食用菌產業從“一菇獨秀”到“百菌齊放”,“傳統種植”到“機器換人”,形成了生產、加工、流通、配套于一體的完整食用菌全產業鏈。
從上海嘉定引種 實現零的突破
1967年,洪溪公社建設大隊第三生產隊的農民陸壽星從上海市嘉定縣城西公社引入蘑菇菌種,試種2000平方尺,成為嘉善縣種植蘑菇的開端。在試種獲得成功之后的第二年,嘉善縣在洪溪、天凝等公社推廣蘑菇種植,當年即有12.7萬平方尺的種植面積。此后,嘉善縣的蘑菇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到1988年,大舜、范涇、姚莊三個鄉鎮成為嘉善縣蘑菇的主產區,尤其是姚莊鎮,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近600萬平方尺的種植面積,并逐年遞增,成為嘉善縣蘑菇的主產地。
如今,嘉善縣的蘑菇產業在區域布局上,已經實現了從南至大通、北至天凝的南北縱貫零星分布向姚莊、干窯集中分布的演變;在產品種類上,實現了從雙孢蘑菇、草菇、地平菇等多種類種植向以雙孢蘑菇為主的轉變;在生產規模上,實現了從糧區小面積散戶向數萬、數十萬平方尺一戶規模性種菇大戶的拓展;在生產水平上,實現了從單純鮮菇生產到產前菌種培養、產后鹽水菇加工、訂單銷售的產銷一體化發展;在栽培技術上,實現了從陸地栽培向菇房栽培、中棚地栽、大田高棚栽培的推廣;在生產季節上,實現了從一年播一茬到冬春低溫蘑菇、夏季高溫蘑菇的種植,一年二播三茬模式的突破;在上市時間上,實現了從全年不到3個月鮮菇上市時間到全年每月可供鮮菇的目標。
“實際上,不管是種植品種還是產量,嘉善的蘑菇產業與近半個世紀前有了極大的區別。”縣農經局經作站站長徐丹說,在蘑菇單位產量上,嘉善縣的蘑菇從引種之初的每平方尺0.3~0.35公斤提高到每平方尺1.25~1.5公斤,甚至超過3.3公斤。
荷蘭新技術 工廠化常年生產
隨著市場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嘉善的菇農們遇到了共同的難題:蘑菇栽培季節性極強,每年上市的時間很集中,而有大半年的時間菇房基本閑置。如何才能最大化地利用資源?如何才能延長蘑菇的上市周期?針對這些問題,菇農們開始在大棚上面做起了文章——食用菌工廠化生產。
18℃的室溫,兩列多層床架,培養料上冒出了一顆顆白色的雙孢蘑菇,大小不一,甚是喜人……在位于姚莊鎮的嘉善寧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這里的廠房和傳統培育蘑菇的草棚不同,全部由鋼架搭建,每一間出菇房有一臺“水空調”,借由兩根“出氣筒”傳輸恒溫空氣。負責人沈君林說,整個蘑菇培育周期里,室內溫度控制在17℃~18℃之間,而且每天在出菇房的地上灑水來調節濕度。
相對于沈君林種植的雙孢蘑菇而言,姚莊鎮清涼村張加飛種植的杏鮑菇更加“嬌貴”。張加飛說,杏鮑菇的栽培對溫度、光照等都有要求,現在使用的大棚由一整套電腦系統控制,可隨時調節里面的生長環境,此外,基地還配備了操作間、接菌室、育菌庫、出菇房和包裝間,從配料到發酵再到培育,所有的工序基本都由機器操作,省心省力,提高了效率。
稻草大棚、鋼管大棚,盡管大棚的外形不同,最后都走向工廠化生產的模式。大棚的變遷,又一次昭示了科技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發揮的巨大力量,也彰顯了一個傳統產業突破生產瓶頸,開始它的蛻變之旅。
多元發展并舉 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在嘉善銀輝食用菌生產基地,工人們正將剛采摘的蘑菇進行篩選、包裝,并貼上商標。“有了品牌的保障,不用再提籃叫賣,而是等著批發商上門收購,蘑菇的價格也提高了不少。”基地負責人郁善良回憶說,最初他種植蘑菇的時候沒有品牌意識,蘑菇采摘之后便直接賣給批發商,價格非常低。
蘑菇種植產量大、競爭激烈,如何讓姚莊的蘑菇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好在,嘉善縣食用菌產業的轉型升級給種植戶和營銷戶帶來巨大商機。如今,嘉善縣食用菌產業鏈不斷延伸,二、三產比重不斷增加,食用菌產品逐步由簡單銷售向初加工、深加工方向發展。
一朵小蘑菇,就這樣跳起了“百變之舞”,讓嘉善縣當地的農業經濟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廣大嘉善菇農也正在品嘗革新種植技術,品牌化經營帶來的甜頭。如今的食用菌產業正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態勢,這也讓嘉善縣食用菌的舞步更加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