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于江西高新區的中田現代農業
雙孢菇生產車間里,干凈、整潔的6層式栽培床一排排地“站立”著,上面長滿了密密麻麻潔白如雪的雙孢菇,工人們正忙著采摘。
“傳統菇房都是季節性栽培,每年一季且產量低。我們主要以農業秸稈及畜禽糞便為原材料作為蘑菇培養料的基質,采用工廠化設施和先進的生產技術,每個菇房每年可以生產6次,每次可出菇達35噸左右。目前這些雙孢菇主要銷往江西、湖南等市場,預計今年出菇量達350噸,銷售額達350萬元左右。”該公司技術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作為重點農業項目的年產8.35萬噸雙孢菇工廠化生產建設項目,總投資80046萬元,占地510畝,建筑面積20多萬㎡,共分三期建設。目前一期已建成智能栽培車間28間并投產出菇。項目二期工程計劃建成占地180畝的7萬㎡ 發酵車間,采用先進的培養料預濕系統和先進的進、出料用覆土設備,全部生產過程都在電腦控制下進行,將極大提高生產效率。
在生間車間里,記者看到每個菇房門口都安裝了一個控制設備,上面顯示著溫度、濕度等20多個數值。“我們就是采用這套先進設備來準確控制雙孢菇生長發育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環境條件,讓菇房達到最理想的生產環境,實現鮮菇生產全年化、產品質量標準化。”據技術負責人介紹,自正式出菇以來,市場銷售情況極好,經常供不應求。為進一步保證雙孢菇的質量,該公司始終堅持人工采摘,一次性分集保鮮。
據了解,雙孢菇種植需要大量的培養基,培養基是通過麥秸稈和雞糞發酵而成,用完再還田改良土壤品質,做到了循環利用。該公司正計劃投資近6億元建設一個年產28萬噸的基料廠,該基料廠建成后將可年處理麥秸稈10噸,處理雞糞8萬噸。雙孢菇培養基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氨氣、二氧化碳、廢水等,基地將通過化學和收集等多種方法進行再利用,實現零排放。(來源:新余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