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春,順昌縣大歷鎮經管站高級農業經濟師高允旺更忙了,他忙的不是走親訪友,而是忙著走進田間地頭指導,給菇農們送科技“禮包”。在竹蓀基地里,高允旺手捧培養料,將竹蓀種植前后的技術要點逐項告訴種植戶,并不時地回答種植戶提出的問題。
“去年,我在高老師的指導下,種了1.8畝大田竹蓀,賣了3萬多元,扣去成本,還賺了2萬多元。”竹蓀種植戶雷全貴介紹說,每次高允旺給村民上培訓課時,只要有空,他都會參加,他說:“今年,我想擴大種植面積,還想嘗試種植林下竹蓀。”
作為一名農村基層科技人員,高允旺18年來不斷鉆研竹蓀栽培技術,成功破解了多項竹蓀種植難題,牽頭起草了竹蓀栽培技術的地方標準,撰寫了竹蓀種植技術書籍,還上過央視的農廣天地欄目。他組建的“生態竹蓀產銷科普群”第一時間指導菇農種植技術美名遠播,本人也被鄉親們尊稱為“竹蓀大王”,獲得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榮譽。
30多年的農村工作經歷,也讓高允旺深深體會到農業科技對鄉村振興的重要性,因此,他有著自己的執著與堅守:“作為一名在基層工作的科技工作者,我們要不斷創新和推廣實用技術,把技術變成農民口袋里的錢,讓農戶不用離鄉就能富起來。”“年后,我準備到浦城的幾個鄉鎮走走,因為那里的種植戶已經在群里約我了,我不能失約。”高允旺說。
“腳踩在田埂上、眼睛盯在市場上”,高允旺研發的竹蓀栽培新技術解決了產量低難題,已輻射帶動江西、浙江、湖南、四川等省種植面積3萬多畝,每畝增收600元,可為農民增收近2000萬元,讓100多農戶脫貧。順昌縣也成為福建省最大的竹蓀栽培基地和示范縣,被評為“中國竹蓀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