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至31日,華僑大學港澳臺僑學生“百村千人行”團隊走進“科技特派員”制度的策源地福建南平市,在順昌縣秀吳村尋訪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高允旺,在田間地頭切身感受“科技特派員”的鄉村故事。
“很歡迎港澳臺僑同學們的到來,鄉村振興事業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心!”高允旺在現場教學前說道,“今天我在這里向同學介紹和演示竹蓀種植的過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和我一起擼起袖子,卷起褲腳,下地勞動感受。”扎實的農科知識、深入淺出的實地教學,高允旺向同學們講解竹蓀、靈芝等食用菌的栽培原理,讓許多第一次深入鄉村的港澳臺僑生受益匪淺。
站在田間,高允旺還與同學們分享自己從事科技特派員工作近20年的心路歷程,他動情地說,“我是順昌本地人,我的技術很多源于老鄉們的農耕實踐,在不斷學習、總結中探索創新。現在,順昌縣是全國最大的竹蓀生產基地和示范基地,被授予‘中國竹蓀之鄉’稱號,有人叫我‘竹蓀大王’,其實,真正的大王是農民,他們是我的老師。作為科特派,我覺得最幸福的事,就是把技術真正變成農民口袋里的錢。”
科技特派員把科學技術帶進鄉村,港澳臺僑學生想把這種科技特派員精神帶回城市。來自臺灣的華僑大學美術學院學生吳芊蓉深有感觸,“我就讀的專業是環境設計,我希望在城市建造一座自然樂園,屆時可以請高老師一樣的科技特派員到自然樂園進行農作物培植的科普推廣,讓更多城市青少年了解農業,真實感受泥土的氣息。”
據悉,作為全國首個港澳臺僑學生有計劃、長時間、大規模地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踐育人活動,港澳臺僑學生百村千人行由華僑大學菁英學堂港澳臺僑學生骨干倡議發起并得到學校大力支持。活動以“弘揚福建精神,服務鄉村振興”為主題,計劃3-5年時間內,組織上千名港澳臺僑學生深入福建一百個鄉村,開展鄉村調研和支農、助農、惠農服務,增進港澳臺僑學生的家國情懷,引導港澳臺僑學生爭當鄉村代言人,為鄉村振興戰略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