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0日,在第四屆全國黑木耳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報到當日,組委會在伊春和伊園賓館舉行了 “全國黑木耳菌包工廠化生產企業聯席會”。來自主產地管理部門及全國各地近20多家大型黑木耳菌包廠負責人出席會議,還有60多位生產、加工、經銷和物資裝備企業負責人列席了會議。
本次聯席會的承辦單位淄博隆泰機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連用在會上介紹了公司發展情況。淄博隆泰機械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一家主要經營食用菌自動化設備及汽車配件加工、銷售。企業研發的黑木耳全自動裝袋機具有節省人工、提高效率、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單等亮點,每臺設備完全依靠數控裝置可完成日產5萬袋菌棒的制作,目前被廣泛應用于國內大型黑木耳菌包廠,此產品受到與會代表好評。
為籌備此次聯席會,食用菌產業分會就全國工廠化黑木耳菌包生產情況進行深入調查。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8年底,全國年產100萬包以上的菌包廠有近300家,其中年產500萬包以上的有40家左右,年產1000萬包以上的達到20多家。這些企業采用先進的機械設備,突破了菌包家庭小作坊生產的傳統模式,實現了“菌包工廠化生產+出耳精細化管理”兩級專業化分工,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實現了資源循環再利用。
聯席會上,在自由發言和互動討論的環節,各菌包廠相關負責人圍繞黑木耳菌包工廠化生產中行業標準制定滯后、菌種管理混亂、技術人員緊缺、廠房設備空置率高等諸多問題,結合各自公司的生產實際,提出了發展中遇到的困惑,及發展建議。
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黑龍江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長張介馳,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吉林農業大學教授姚方杰,東寧市食用菌協會會長徐連堂等專家針對行業標準缺失、菌包質量安全、菌包儲存場所綜合利用等問題提出了合理化的發展建議。
農業農村部原常務副部長劉成果出席聯席會并在會上做了講話,他指出,我國黑木耳產業作為健康產業應該健康有序發展,目前我國黑木耳產業處于轉型升級關鍵期,一是黑木耳產業發展規模上,由一家一戶傳統種植模式向工廠化、規模化生產轉變;二是生產手段上,機械化、工廠化生產已成為行業發展趨勢之一;三是產品升級,越來越多的黑木耳初級加工產品被研發成保健品、休閑食品、美容品等精深加工產品,市場需求量在不斷增加。下一步,黑木耳產業要想健康可持續發展,應該以規模化、標準化、智能化等為發展方向,在行業標準化建設上應該以企業為重點,規范化為抓手,建立規范的行業、地方標準體系。
中國鄉鎮企業協會副會長、食用菌產業分會會長李玉春做了會議總結,他說此次聯席會難得有這么多企業參入。可以說是黑木耳產業的龍頭企業聚會,證明大家都有共感,就是探討黑木耳產業發展方向,形成合力。他指出黑木耳產業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解決的過程就是創新發展的過程。從2016年開始,我國大型黑木耳菌包廠的發展速度十分驚人,逐步取代遍地開花的小鍋爐和一家一戶式的栽培方式,從而實現菌包生產上的提檔升級。李玉春強調,會后,要將本次會議企業家們提出的相關問題進行梳理,整合,然后邀請專家針對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和建議,規范相關企業和從業者的生產行為,在發展理念和思路上達成共識,以此推進我國黑木耳菌包廠生產的提檔升級,實現黑木耳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中國鄉鎮企業協會食用菌產業分會秘書長謝永信依據參會企業家和專家的發言建議歸納出八點共識。農業農村部原常務副部長劉成果指出,這些建議和主張可以叫“伊春共識”,為以后黑木耳產業發展奠定基礎。
此次聯席會針對黑木耳菌包工廠化形成了八點共識:
一、菌包工廠化生產逐步替代家庭作坊式生產是未來黑木耳產業發展必然趨勢,菌包工廠化生產市場前景廣闊;
二、液體菌種和機械設備的使用加速了黑木耳菌包工廠化的發展步伐;
三、原材料緊缺是相當以及未來多年內制約產業發展的一個瓶頸;
四、科學投資,合理布局,優化結構是菌包工廠化生產健康存續的基本前提;
五、精準管理是菌包工廠化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的主要手段;
六、規范行業標準是菌包工廠化生產有序發展的當務之急;
七、培育實用人才是菌包工廠化生產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八、提高產品質量,創新品牌,完善市場體系,是菌包工廠化生產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