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平時是一種在秋冬天氣比較涼爽的季節里才能正常生長的食用菌,氣溫如果超過30度就會停止生長,而如果氣溫超過36度兩小時內,香菇的菌絲就會死亡。因此很多種植戶都會選擇在秋天開始讓香菇生長,這也是過去在夏天很難見到新鮮香菇的主要原因。
雖然夏季無法生長香菇,但是市場的需求卻很旺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河南省農科院資環所食用菌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國家食用菌產業體系鄭州試驗站站長康源春研究員結合嵩縣扶貧的需要,巧妙地利用嵩縣高海拔的氣候優勢,創新性地提出在海拔1300米的嵩縣車村鎮拜石村開展夏季高溫香菇的試驗性示范種植,嘗試開創嵩縣高海拔地區夏季高溫香菇生產基地。
進入位于高山深處的拜石村,在一片群山環抱的山間盆地,一望無際的白色塑料大棚映入眼簾,很是壯觀,那便是山頂盆地里的香菇基地。基地負責人、河南省展宏食用菌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金良對記者說,他們公司已經在該地建設了150個香菇生產塑料大棚,共種植了80多萬棒的香菇,預計能夠生長高溫香菇225萬斤,產值達到1000多萬元。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次在嵩縣的海拔一千三百米的山頂盆地里種植香菇技術已經基本成熟,接下來就能夠對接貧困戶,讓他們種植夏季高溫香菇,增加收入,助力脫貧。”河南省嵩縣車村鎮副書記吳建杰滿面喜悅地介紹道。
“在高海拔山區嘗試發展夏季高溫香菇,不僅要選好品種,還要做好各個環節配套技術,才能保證多出菇、出好菇。”當地鄉村菌業專家管中顯說。
“對于這次試驗性的示范基地建設,從目前的香菇出菇情況,應該是取得了重要的突破,高海拔山地的冷涼氣候,是發展夏季高溫香菇的一個優勢,但是要把這件事情做好,培育出一個特色產業,還有很多工作需要進一步努力。”康源春說。
對于嵩縣的香菇產業扶貧這件事,康源春這位食用菌專家付出的不僅限這一個地區。從2018年5月河南省農科院點名讓康源春帶隊進入嵩山開展香菇產業扶貧以來,他帶領團隊跑遍了嵩縣的16個鄉鎮,用了一年的時間內讓嵩縣的香菇產業迅速增加了規模和品牌效應。
由于當地從業人員基礎理論薄弱、技術水平不高,康源春在當地開展技術培訓30多次,培訓各類人員1000多人次,重點培養以張金良、喬光輝為代表的香菇種植大戶30多人。同時,針對當地香菇優良品種缺乏,沒有專業菌種廠等現實問題,康源春在白河鎮等示范香菇優良品種50多個,幫助當地建立規范化菌種生產企業,使優質菌種利用率達到70%以上。
此外,針對當地香菇生產滅菌時間長達數天,接種技術不規范、菌袋成功率低于80%等技術瓶頸,康源春帶隊堅守在示范基地生產現場,從改進滅菌工藝入手,形成了一天完成滅菌,接種成功率達到99%以上的技術規范,為嵩縣香菇轉型升級奠定了技術基礎。
目前,在康源春及其團隊的幫助下,嵩縣已經建立5個香菇規模化生產基地,示范5項關鍵生產技術,建成了嵩縣第一家現代化香菇菌棒工廠化生產基地,全面提升了該縣的香菇菌棒生產技術水平,生產規模由4000萬袋增加到6000多萬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