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出臺的《貴陽市白云區食用菌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19-2021年)》提出,該區將以“一園多點”為重點,加快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助推農村產業革命。今年底,完成食用菌4000萬棒,產值1.9億元;到2020年,實現年生產菌棒4200萬棒,實現產值2億元;到2021年,實現食用菌“產、供、加、銷”全產業鏈發展,建成全省食用菌產業強縣。
根據方案,該區將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運作、科技支撐、農戶參與”的方式,創新“龍頭企業+平臺公司+村集體+合作社+農戶”模式,以菌棒工廠化生產、菌種研發生產、珍稀食用菌示范生產、林下仿野生栽培等為重點,推進“菌文旅”一體化發展。以“一園多點”為重點,即以牛場鄉貴州省食用菌產業園區為核心,帶動各鄉鎮發展食用菌生產基地及林下仿野生食用菌栽培基地,建設1個食用菌菌種研發中心、1個菌棒工廠化生產供應基地、多個食用菌生產示范基地。
在食用菌菌種研發中心建設方面,該區將依托貴州科學院生物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借助貴州省食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平臺,重點發展紅托竹蓀、冬蓀、猴頭菇等珍稀食藥用菌,建立母種、原種繁殖中心,配套建設食用菌初試種植基地,加大食用菌科技成果轉化。
在菌棒工廠化生產供應基地建設方面,重點引進貴州豐源公司等龍頭企業建立菌棒工廠化生產基地,力爭達到日產12萬棒、年產4200萬棒的生產能力。目前,該區正在建設食用菌菌棒工廠化生產供應基地,配套安裝調試自動生產線,力爭年內建成投產。
白云區還將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等形式,通過流轉土地、回收產品等多種形式結合的利益聯結機制,鞏固和建設多個食用菌生產示范基地。扶持壯大蒙臺、四方坡等村的香菇基地,牛場、高坡、果園、都溪、靛山等村的食用菌基地,擺茅、冷水、大林村冬蓀種植基地,積極引導企業、合作社、大戶等在鄉鎮建設食用菌基地,探索推廣果菌套種模式、仿野生栽培模式,“以短養長”“長短結合”,實現果樹管護和食用菌生產雙贏,輻射帶動全區食用菌種植達4000萬棒,形成“一園多點”良好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