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縣兩級供銷社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響,充分發揮供銷社牽頭領辦食用菌產業的職能作用,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并取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形成食用菌生產鄉(鎮)45個,專業村255個,食用菌栽培量21億袋,其中棚室食用菌4.5億袋。預計到今年年底,牡丹江市食用菌鮮品產量將達到100萬噸,實現產值50億元,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牡丹江市是全國食用菌主產區之一。去年牡丹江市食用菌產量分別占全省34%、全國3%,黑木耳、猴頭菇產量在全國地級城市居首位。以東寧雨潤黑木耳批發大市場為代表,今年上半年全市各地專業市場食用菌銷售量30萬噸(鮮品),實現銷售額15億元。
為進一步做大做強食用菌產業,今年牡丹江市、縣供銷社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從整體上看,今年牡丹江市食用菌生產以園區化、棚室化為重點,積極推動食用菌產業向節約集約、優質高效方向轉型升級,建成110個標準化園區,帶動全市食用菌栽培農戶走上產業化經營之路食用菌加工向精深化轉變。目前牡丹江所轄各縣(市)食用菌龍頭企業達到50多戶,精深加工比例提升到10%,東寧、海林、穆棱、林口、綏芬河等縣(市)企業生產的食用菌在國內市場有較高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市場銷售向網絡化轉變,全市各地初步形成專業市場與電商相結合的銷售模式,形成一批網上旗艦店、專營店,促進了食用菌產業發展涉農服務向專業化方向轉變。目前全市有食用菌科技人員265名,鄉土人才和技術明白人630多名。為減少疫情影響,相關部門利用微信群、公眾號向廣大菌農提供技術指導,上半年重點推廣8個食用菌新品種、10項食用菌生產新技術,靠科技創新努力提升牡丹江市食用菌產業經營效益。
(來源:牡丹江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