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四川省甘孜州農科所食用菌課題組高級農藝師陳杭宣布:“通過試驗種植,今年,試驗基地已采收藏靈芝孢子粉200斤、藏靈芝400斤。因藏靈芝出芝周期為2-3年,如果管理技術到位,每畝將采收孢子粉400斤、靈芝800斤,畝產值將達16萬元,孢子粉破壁后畝產值將更高。目前,農戶種植積極性較高,課題組今年已在康定、瀘定、海螺溝示范帶動農戶種植5畝,預期收益將達80萬元。”
據了解,藏靈芝是青藏高原冬蟲夏草、藏靈芝、川貝母、藏紅花“四大名貴”特色中藏藥材之一。野生藏靈芝資源主要分布在西藏和四川省甘孜州、阿壩等高海拔區域,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靈芝資源,其菌蓋呈腎型、半圓型或近圓型,顏色紅褐色,肉質白色,味微苦,有特殊香味,藥用保健價值高。
近年來,隨著人們的健康意識提升,藏靈芝產品市場價格不斷升高,采摘量增大,野生資源量逐年減少,形成惡性循環。據調查,全國野生藏靈芝年采集量不到5000公斤,其中西藏年采集量約3000公斤,四川年采集量約2000公斤,產地主要分布甘孜州康定、瀘定、海螺溝和阿壩州小金、九寨溝等地。
為保護藏靈芝資源,培育高原特色藏靈芝產業,鞏固脫貧增收成果,助推鄉村振興。從2015年起,藏靈芝產地的科研院所都在研究人工栽培技術,實現藏靈芝產業化發展。
2016年,四川省甘孜州農科所通過“院州”農業科技合作項目的支撐選育出四川省首個藏靈芝新品種——康定靈芝。經檢測,康定靈芝子實體多糖含量1.16%,三萜及甾醇含量0.89%,比2015版《中國藥典》中赤芝含量分別高出28.9%和78%。在栽培技術方面,采用短段木熟料栽培,降低了生產成本、提升了靈芝品質,本區域栽培技術已基本成熟,已在甘孜州瀘定縣田壩上松、杵坭金華,康定市姑咱章古、孔玉崩沙、爐城鎮稻子壩等地示范推廣種植。在產品開發方面,甘孜州農科所已試制開發了藏靈芝片、藏靈芝粉、藏靈芝孢子粉、破壁孢子粉、靈芝面膜、靈芝奶片等系列科研產品,可上市銷售。
2019年底,甘孜州農科所食用菌課題組將7個靈芝孢子粉樣品(5個赤芝樣品,1個康定靈芝和1個西藏靈芝)送廣東省微生物所檢測,康定靈芝三帖含量達10.7g/100g,在7個送檢樣品中最高,是西藏靈芝的1倍(5.31g/100g),多糖含量也達到2.55g/100g,也明顯高于西藏靈芝和大部分赤芝樣品。
同時,為拓展市場準入渠道,今年,甘孜州農科所與成都中醫藥大學合作,成功將藏靈芝納入了《四川省藏藥標準》,為后期市場化開發制定了標準依據;在政策資金扶持上,藏靈芝得到了四川省科技廳項目、甘孜州“院州”農業科技合作項目的大力支持,被納入了甘孜州“10+2”特色產業發展規劃。
據陳杭介紹,康定靈芝菌肉白色,味微苦,有特殊香味,其多糖、三萜等功能性物質含量較高,除藥用外,還可作為日常煲湯食材、茶飲等使用,藏靈芝藥用、保健價值高,市場開發潛力大。
由于良好的藥用、保健價值。“十四五”期間,四川省甘孜州將結合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打造環貢嘎山藏靈芝產業帶,把藏靈芝產業發展與旅游業相結合,融入四川省甘孜州全域康養旅游,將康定靈芝培育成甘孜州特色健康旅游產業,擦亮高原農業“金字招牌”。
目前,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農科院加工所和土肥所等科研院所專家都對甘孜州藏靈芝產業發展給予極大關注,也與甘孜州農科所建立了合作關系。
甘孜州農科所副所長劉軍說:“藏靈芝產業屬于高投入、高價值,栽培技術成熟的產業。目前,甘孜州藏靈芝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希望相關部門在資金、技術上給予大力支持,同時,引進龍頭企業,以企業引領產業發展,將康定靈芝產業培育成甘孜州地方特色產業,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