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清晨,73歲的浙江雙益菇業有限公司前董事長、技術顧問葉圣益走進公司大門。30多年前,葉圣益和香菇結緣。從探索袋料香菇培育到攻克食用菌工廠化栽培技術難題,他推動了龍泉食用菌產業走向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帶領當地菇農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辭去“鐵飯碗”專心種菇
位于龍泉的雙益菇業廠區,年過七旬的葉圣益正蹲在地上,測量一塊即將搭建倉儲點的空地。說起上個世紀和食用菌結緣的事兒,他依然能精確到年份、月份,甚至具體的日子也記得清楚。上世紀80年代的龍泉,以食用菌為主導產業,為了推動食用菌生產走上擴量提質之路,開始試種袋料香菇。但首批26個試驗戶因為摸不透種植技術、缺少領頭人,全部虧本。
時任八都區副區長的葉圣益有責任心,動手能力強,很受當地干部和群眾認可。于是,有人找上門來請求他幫忙解決食用菌的種植難題。軍人出身的他,帶著不服輸的勁兒開始摸索香菇種植,還找來相關書籍填補食用菌方面的知識。1987年,他決定辭去八都區副區長的職務,“下海”種菇。“搞農業,就得365天一心撲在上面,”他說。
帶領菇農爭當“萬元戶”
一萬多菌棒,剛種上菌種不到一個月,就感染了鏈孢霉。請來的老專家,都搖頭說救不了。這種病菌傳染速度非常快,還會造成生產環境惡化、菌袋大量報廢,只能將菌棒銷毀處理。而銷毀,意味著30%的菌棒都將報廢,之后霉菌也可能再卷土重來。
一次,他順手給染菌的菌棒注射了柴油,本意是為了防止霉菌的孢子四散傳播,沒想到第二天菌棒的感染部位竟成結脫落,菌棒也漸漸“痊愈”。香菇場“得救”了!1987年底,大豐收“登門造訪”,包括葉圣益在內的7位農民每人年收入高達8000元。而在當年,中國農民年平均收入僅400多元。于是,鄉里鄉親們都打趣說,跟著葉圣益種香菇,能成為響當當的“萬元戶”。
之后,他帶著村民推廣袋料香菇栽培技術、研制新農機、培育新品種。2002年,老葉在老家竹垟鄉金田村成立了浙江雙益菇業有限公司,當年就吸納了60多名當地農民就近就業,每人平均年收入為2萬多元。
近年來,雙益菌菇與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等多個農業經營主體組成聯合體,將新技術、新品種免費傳授給聯合體成員,試種后的收益歸種植戶所有,且相關技術會在龍泉多地推廣。
發揮余熱 投身農技研究
實現菌菇工廠化生產,改變菇農們靠天吃飯的宿命,是支撐老葉這些年堅持下來的根本原因。
新世紀之初,有采購商來到龍泉,想找到能全年穩定供應的香菇貨源。但在龍泉種菇,要根據氣候分淡季旺季,淡季時無法保證供貨。采購商掉頭就去了國外,還扔下一句話,“國外一些地區實現了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產出的食用菌質量好,還能全年供貨。” 葉圣益四處打聽,了解到當時全國在食用菌工廠化這方面的發展幾乎是空白,個別涉足的公司卻要從國外引進機器設備,費用高昂,老板直呼“一直在虧本”。
想到在部隊里學的工程機械的那兩把刷子,葉圣益決定“努力一下”——自己研發設備、搭建生產線。他將那段研發經歷歸結為“慢慢嚼出來的日子”。功夫不負有心人,投入研究的4個月后,他初步搭建了生產線,所有設備全部自主研制,這些年持續不斷改進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