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選育的2個羊肚菌新品種通過專家現場測產鑒定,2個新品種已累計推廣11000余畝,輻射帶動農民增收1億元。
羊肚菌屬傳統名貴食用菌,深受世界各國消費者喜愛。近30年來,受經濟利益驅使,野生羊肚菌被過度采集,部分資源瀕臨滅絕。人工馴化栽培是自然資源持續利用和有效保護的主要途徑。
3月6日,由貴州省農業農村廳、貴州省農業科學院、貴州大學和貴州省貴陽市白云區農業農村局的相關專家組成專家組,對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聯合貴州理工學院選育的六妹羊肚菌新品種“昆植1號”和“昆植2號”進行現場測產鑒定。
專家組對貴州省白云區麥架鎮貴蘑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羊肚菌示范基地的“昆植1號”和“昆植2號”進行申報品種田間生長等考察,隨機選取20個2平方米的樣點進行現場測產。測產結果顯示,“昆植1號”平均產量319kg/畝,“昆植2號”平均產量316kg/畝。經過質詢、討論,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昆植1號”和“昆植2號”品種現場鑒定。測產后,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將聯合貴州理工學院進行上述新品種登記工作。
據了解,
“昆植1號”和
“昆植2號”累計推廣面積已達11000余畝,輻射帶動農民增收1億元。新品種羊肚菌的成功選育將為羊肚菌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核心種源,助力鄉村振興和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