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教授,您幫我們引進的新品種0912號特別受歡迎,銷售額有望超過去年,繼續‘大豐收’。”近日,天津市薊州區出頭嶺鎮中域村菇農張國蘭開心地向農業科技特派員、天津農學院教授班立桐報喜。
據了解,在過去5年里,班立桐幾乎每周都要驅車2.5個小時到菇農家的大棚里親自指導,因此他也被菇農們親切地稱為“地頭專家”。
“地頭專家”的課堂在菇棚
薊州區出頭嶺鎮和西龍虎峪鎮有一定種植食用菌的基礎,班立桐對當地菇農進行科學種植培訓信心滿滿。可幾次培訓下來,他發現,來“上課”的菇農寥寥無幾。“為吸引更多菇農取經,我們把技術培訓改成了現場實訓,到菇農們的大棚里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提高他們對知識的接受度。”班立桐說。
幾年中,班立桐跑遍了兩個鎮150戶菇農家里的大棚,還和很多菇農成為了好朋友,這些菇農也成了班立桐技術推廣的好幫手。
班立桐在一次技術指導中提到,香菇種植太密會導致二氧化碳增加,造成菇柄變長,傘蓋變小,菇型不漂亮,因此建議菇農從每棚2萬個菌棒減少到1.5萬個。
“這么多年我們都是這樣種,大家都怕減少菌棒數量會降低產量,最終影響收入,所以沒人敢嘗試。”張國蘭說,出于對科技特派員的信任,她聽從建議,把原先兩個棚的菌棒種植到三個棚內,果真香菇比原來大好多、菇型好了,在成本降低的同時單價提高了20%。村里其他種香菇的農戶看到張國蘭賺了錢,也紛紛來找她取經,新種植技術就這樣在當地推廣開了。
提高造血能力 讓科技扶貧成果常駐
“你的菌種不行,太碎了,無法插到菌棒上。”西龍虎峪鎮的王大叔見到班立桐就開始“投訴”,因為菌種問題,已經影響到他種植了。
一來就聽到菇農的“差評”,班立桐也覺得有些委屈。分發給菇農們的菌種都是精心篩選培育出來的優良菌種,而后免費發放給菇農使用。班立桐詳細詢問了菇農的操作流程,很快找到了原因。這讓班立桐意識到,在菇農學習使用新技術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各種各樣想象不到的問題,如果不能幫菇農及時解決,就會影響菇農對新技術的發展信心。于是他為菇農們成立了一個“科學食用菌栽培群”,菇農在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都可通過微信隨時向科技特派員們請教。“地頭”延伸到了線上,也讓更多人得到專業指導。
“我是幸運的,能夠從事食用菌工作,并將這樣的工作做成了樂于奮斗終生的事業。”班立桐表示,未來他將在技術助農的這條道路上繼續前行,為菇農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將小蘑菇做出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