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秀山縣:“線上+線下”同步發力 小小香菇撐起“致富大傘”
近日,位于重慶市秀山縣平凱街道矮坳村的凱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香菇生產基地內,一片熱鬧繁忙的忙碌景象:采摘、甄選、裝筐、烘干、封袋、裝車,生產一線上的工人們各司其職、緊密配合,成品香菇帶著撲鼻芳香流入市場。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是重要抓手。在扎實推進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秀山縣平凱街道堅持以“政府搭臺,民企唱戲”為發展導向,積極探索“村集體+合作社+企業+農戶”的“抱團發展”新模式,緊緊抓住產業發展“牛鼻子”,持續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向縱深發力。
政府搭臺釘釘子。平凱街道矮坳村曾一度面臨集體經濟空殼、產業發展失敗的困境——占地600畝的鄉村旅游產業“花花世界”因經營不善、債臺高筑導致關閉,曾經的平凱花炮廠也一度易址,發展什么產業才能讓企業留得住?這一問題成為壓在街道駐村干部和村支“兩委”干部心中的一塊大石。經充分調研、多次研討,決定由政府搭臺引入民企盤活村集體經濟,秀山縣凱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2019年初,“菜籃子”工程項目之一的香菇生產項目成功落地平凱,項目初期便確立了以訂單為前提的“按需生產”模式,全鏈條嚴格落實縣級主管部門及鄉鎮(街道)責任領導負責制,保證政策下傾,服務前移。當前,累計投資182.16萬元,到賬扶貧資金90余萬元,政策、資金雙管齊下,以民企發展帶動村集體經濟實現自身“造血”。
民企唱戲亮嗓子。一是抓實基地建設。新建管護房6間,菌棒發酵庫12間,700平方米鋼架大棚、保鮮庫、凍庫各一處,完成分揀、初加工、冷鏈運輸車間廠房二期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二是做好技術支撐。借助外出考察學習、邀請專家授課等渠道,圍繞香菇培植、加工等環節開展技術交流,幫助培養“土專家”,帶動產品提質升級。三是強化利益鏈接。以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市場化為導向,積極探索“企業+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體系,吸納群眾62戶、201人實現就近就業,帶動脫貧戶30戶、130人實現致富增收。四是擴大營銷渠道。通過電子商務、直供配送等流通業態,提升產品變現效率,逐步建立并完善“農校對接”、“農超對接”、“農社對接”等產銷對接機制,持續推動“矮坳香菇”進學校、進社區、進超市,做到“線上+線下”同步發力,推動“山里貨”走向“大都市”。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