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重在產業發展,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進程中,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斑鳩店鎮北棗園村因地制宜,瞄準食用菌的良好市場前景與周期短、收益快等優勢,大力發展食用菌種植產業,讓食用菌產業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香餑餑”。
東平縣瑞祥食用菌科技示范產業園連片的食用菌生產大棚整齊排列,棚內平菇長勢喜人。濕潤的空氣里散發著蘑菇的清香,一排排菌棒在鋼架上整齊地擺放著,一朵朵小蘑菇正茁壯的成長。
李興斌是東平縣瑞祥食用菌科技示范產業園的經理,也是食用菌技術指導員,以前自己對種植食用菌也有經驗,自從村里發展食用菌以來,他便到產業園工作,加上不斷學習和參加培訓,熟練掌握了多種菌的管理與菌棒的制作技能,現在已經成了產業園的“主心骨”。
這么好的光景是他之前不敢想的。幾年前,北棗園村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貧困村,經濟差、底子薄,如何“破繭成蝶”,讓老百姓腰包鼓起來,成了北棗園村黨支部面臨的難題。
2017年,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李瑞華帶領干部群眾赴肥城及縣內先進村居考察學習,立足實際,整合黃河灘區豐富的有機原料資源和勞動力資源,成立了東平縣大棗園菌業有限公司,采取“企業+科研院所+合作社+農戶”的生產模式,強力推進以黑木耳、平菇為代表的高效生態食用菌產業。
李瑞華說:“選擇發展食用菌產業是因為北棗園村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大豆、大蒜種植產業是斑鳩店鎮主導產業,也是灘區群眾收入的主要來源。富含蛋白質的大豆秸稈和富含多種維生素及抗菌活性的大蒜秸稈資源,為發展食用菌產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目前,菌棒、平菇、木耳主要銷往聊城、滕州、泰安等地,深受當地市場青睞。經過多年努力,食用菌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僅鼓起了農民群眾的“錢袋子”,而且發展成為全鎮鄉村振興的希望產業、持續長久的富民產業。
食用菌屬于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在種植和管理、采摘、晾曬的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的人工來完成,這對于當地及周邊村群眾來說,是一筆可靠的收入來源。
據了解,產業園從木耳開口吊袋到采摘結束用時約90天,每年種植春秋兩季,每天可帶動50-60余人就業。此外,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通過土地入股等形勢一年能得到近萬元的分紅。食用菌產業讓北棗園及周邊村村民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不遺余力打造“一村一品”發展新模式,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本地資源優勢得到更好發揮,還以其自身的經驗和做法為村民提供指導和服務,帶動更多農民共同發展致富,這些做法讓斑鳩店鎮的鄉村振興腳步邁得穩健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