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山東省新泰市谷里鎮后麻峪村的木耳種植基地里的露天木耳已基本采收完畢,工人們接茬種上了玉米。
“今年是個豐收年,60畝地的木耳已采摘完,預計可出木耳(干貨)6萬多斤,”后麻峪村木耳種植大戶范樹華說,刨除各種成本,今年保守能掙60多萬元。
今年,是35歲的范樹華返鄉種植木耳的第10年。大學畢業后,范樹華并沒有著急找工作,而是專門跑到青島膠南跟著木耳種植大戶學習木耳種植技術。
“就是在人家那里做學徒,2010年去的,一直學了兩年。”范樹華說。2012年,自以為已經出師的他決心回老家試試身手,不過初略估算前期得投資20萬元。
本就不支持孩子“學種地”的父母,聽說范樹華又要投資20萬元回家種木耳,可是氣得不輕。不過范樹華有股子倔勁,他想干的事一定要干好。
“20萬元全是借的,建了4個溫室,買了10萬個菌包,當年冬天都育好了,”范樹華沒想到,第二年春天,一場大風將他的溫室房頂給掀翻了,千辛萬苦育好的菌包大部分“泡湯”了。
從大風掀頂,到菌包燒芽,再到市場波動,回鄉創業的前幾年,范樹華可吃了不少虧,基本沒掙什么錢。
“2016年左右,我的技術和模式基本成熟穩定,因此,逐漸擴大種植規模,并開始搞露天木耳種植。”范樹華說,他先后租了村民的60畝低產地,上半年種木耳,下半年種玉米,“木耳賺錢,玉米填地租。”
種木耳是個技術活,對溫濕度、光照、通風等具有嚴格的要求。“木耳喜歡‘干干濕濕’,想要好品質就得控制好環境和其生長速度,”范樹華說。
為保持露天木耳的溫濕度等環境要素,他幾乎一直給地里木耳蓋草簾子,不掀開還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再加上鋪了四通八達的噴灌設備,還能時不時給草簾子下面木耳補補水。
范樹華種木耳種出名堂,不僅父母很欣慰,周邊村民也跟著沾了光。如今,后麻峪村以及周邊村莊已種植木耳500多畝,不少村民都跟著賺了錢。
“鎮里專門組織各村村支書帶著村里年輕人來學習,希望探索合作共贏模式,最終建起鎮級食用菌基地,”范樹華說,如今,不僅很多村民跟著種,每年在基地務工的村民也有5000多人次,“每年光人工費我得出20-30萬元,這都是村民實實在在增收的部分。”
木耳種植規模漸大,范樹華開始籌建冷庫,以延長木耳存儲時間,平抑市場價格波動帶來的不利影響。
“最近兩年我們在試驗秋木耳種植技術,不過這地方夏天太熱,雨水又多,不利于育菌包,成活率偏低,”范樹華說。
他準備去東北等地學習,希望攻克相關技術難關:“多種一茬收益幾乎能翻一倍,每畝地能賺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