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近期,在河北省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調查過程中,于承德市北部灤河上游、塞罕壩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繼發現了外生菌根菌——毒蠅鵝膏菌。此菌的發現,填補了河北省未見分布的空白,同時證明了承德市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得到充分恢復并運行良好。
據了解,毒蠅鵝膏,又稱毒蠅傘、毒蠅菌、捕蠅菌、蛤蟆菌、太陽菌等,子實體較大,是1753年描述于歐洲的一種美麗的蘑菇,因其漂亮的外表和各種神奇故事與傳說,逐漸成為人們心目中蘑菇形象的代表。然而這種漂亮的蘑菇是一種毒蘑菇,誤食后會讓人產生劇烈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及精神錯亂、出汗、肌肉抽搐、呼吸困難、頭暈眼花、神志不清等癥狀。因其含有毒蕈堿,在歐洲很多地方被用來毒殺蒼蠅。此菌還產生甜菜堿、膽堿和腐胺等生物堿。該菌可藥用,小劑量使用時有安眠作用。
在我國,毒蠅鵝膏菌主要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和新疆等地。該菌屬外生菌根菌,可與云杉、冷杉、落葉松、松、黃杉、樺、山毛櫸、櫟、楊等樹木形成菌根。夏秋季在林中地上可成群生長。毒蠅鵝膏菌蓋鮮紅色至橘紅色,偶爾黃色,被白色至污白色,有錐狀、疣狀、顆粒狀的鱗片,菌褶白色,菌柄中上部生有白色膜狀菌環,基部膨大呈球形。因此,外觀上很容易辨別。
近年來,承德市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環境部門呼吁更多市民、企業和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到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中來,進一步提升市民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