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10月,湖北老區隨縣三里崗鎮,民工正忙著為菇袋點菌種,數字菇棚里100多萬菇袋,整齊有序地安臥在菇架上,如同“孕婦”正在孕育新的生命。曾經的三里崗鎮以種稻麥為主,收入占種植業90%以上。人們戲稱“三里一道崗,年年鬧饑荒。”近幾年,在市食用菌協會的指導下,現已成為國家“萬噸食用菌標準化示范鎮”,香菇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認證”,中南地區最大的香菇集散地,全省初具規模的五個特色產業鎮之一。高峰時,香菇出口交易額達3.2億美元,位列全國鄉鎮前列,牽動海內外萬千味蕾。
丨種香菇種成了首富鎮
三里崗鎮地處大洪山北麓,版土面積3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21.4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73%,山多地少。雖然座擁適宜香菇種植的櫟樹資源豐富、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自然氣候可供食用菌生產的時間長達300多天等獨特的地理環境、資源、氣候條件,仍端著金飯碗討飯吃。人們戲稱“三里一道崗,年年鬧饑荒。”
1964年,湖北省外貿廳經果部調研后認為,三里崗鎮是最適合種植香菇的天然寶地,并組織技術人員進行香菇種植技術指導,1966年春,湖北省在三里崗鎮召開了香菇生產現場會,由于當時技術落后,種出的香菇既無產量,又無品相。真正人工規模種植香菇是1978年,華中農業大學楊新美教授訪問日本后,帶回一批香菇菌種,到楊家棚村試驗、示范、推廣種植段木香菇一舉成功, 點燃了人工新法種植香菇的燎原之火。自此,村民們利用房前屋后、山坡崗地支架搭棚種香菇,90年代,從段木種植衍生袋料種植兩種模式。經過40多年的發展,從零星種植變成規模種植,高峰時種植8000萬菇棒袋,成為國家“萬噸食用菌標準化示范鎮”,年為菇農創收12億多元,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也就有了“一年種菇蓋新房,兩年種菇娶新娘,三年種菇存銀行,再種香菇奔小康”的民謠。2003年通過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認證”,2007年被中國食用菌協會命名為“中國香菇之鄉”,2008年由中國食用菌協會、省農業廳、隨州市人民政府,在三里鎮成功主辦了首屆香菇節。三里崗鎮拆巨資建成中南地區最大的香菇集散地,成為全省五個特色產業鎮之一。2021年,全鎮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3億元,同比增長29.45%;規模農產品加工業產值40.6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1億元;外貿出口總額過2億美元,位列全縣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45.5萬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3111元,同比增長14.92%。榮獲“隨州市綜合實力進位街鎮”。
2022年,在鄉村產業振興中,高位推進香菇種植基地,對吉祥寺村香菇規模化種植基地提檔升級,種植面積擴大200畝;居委會、劉店、楊家棚、常安店等村段木木耳種植規模達72萬棒,同比增長27%。
丨借智鑄造靚麗菇品牌
借菇生金,借智生財,是三里崗鎮40多年來探索的重要課題。堅持把科學技術當第一生產力,不惜重金投入科研項目,研究高質量香菇產品的核心技術,用科技鍛造靚品牌。開展智能化生產等技術開發及產業化應用研究,帶動香菇產業轉型升級。掛靠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建成食用菌品種繁育、技術推廣、袋料栽培、市場交易、精選加工等相對完整的香菇產業體系,春風十里菇香濃的韻味十足。
全鎮現有食用菌菌種培育與檢測室1個,大型交易市場1個,加工企業15家,深加工企業5家,去年新招商引資2家香菇深加工企業,即將投產。
長久菌業與華中農業大學、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共同開展食用菌新品種選育、標準化栽培技術等科研成果。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完成和正在進行的科研項目有4個,每年開展的香菇新品種試驗菌株超過30個,參與選育和篩選的香菇新品種已占公司菌種銷量的60%以上。
購進現代化科研設備,建現代化的菌種和菌包生產線、設施化培養室、標準化貯藏室、規范化析測實驗室、現代化香菇示范基地。可日產菌種6萬袋、栽培菌包3萬袋、年栽培香菇100萬袋,每年可周轉栽培3一4茬,相比傳統栽培效率和利用率提高了2一3倍,象這種類型的企業還有隨縣菇鄉宏盛食用菇種植專業合作社等9家;專用冷藏箱里,一排排存放菌株的玻璃試管整齊碼放,試管內隱約可見白色的菌絲;長久菌業已有300多個食用菌種質資源菌株,其中香菇菌株占三分之二。公司總經理龔長久介紹說。自主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香菇新品種實現了零的突破,成為隨州市唯一一家食用菌一級菌種生產資質企業,除滿足本市所需外, 菌種還銷往全國18個省的26個縣(市),年推廣栽培食用菌8000萬袋以上。帶動農民增收10億元以上,惠及3萬多人。
丨農旅融合振鄉富村莊
三里崗鎮借助“中國香菇之鄉”“百里畫廊”的金字招牌,充分利用鎮內獨特的旅游資源,圍繞“一鎮一業、“一村一品”、“農旅融合”發展新思路,發揮“美麗菇鄉”和“原石部落”兩張獨特名片帶動效應,以“大景區”建設為抓手,推進三星村原石部落民族文化旅游項目建設,發展新型家庭農場,打造集文化酒店、休閑度假、婚影基地、紅色教育為一體的生態休閑勝地;以美麗鄉村為依托,建成常安店村4000平方“田園花海”“生態人家”,串珠成鏈發展鄉村旅游,著力打造以香菇為主題的農家樂、香菇采摘、香菇品嘗、香菇種植、“神農藥菌谷生態科技旅游園”等觀光景點。不斷豐富旅游業態和人文內涵,擦亮“特色小鎮”,年接待游客突破3萬人次。
丨產業鏈讓菇展翅騰飛
三里崗鎮的香菇產業,是從提籃小賣、以街為市的小副業開始,發展到基地生產—市場交易—企業加工—出口創匯全產業鏈,給香菇高質量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推進產業品牌化、高質化、體系化、集群化、市場化建設。
目前,三里崗出口的“大洪山”、“楚風”、“財牌”、“銀兆”、“永光”香菇品牌,通過了國家檢驗檢疫總局原產地標記保護認證,成功注冊境外認證和商標,成為網銷爆款。“大洪山”“三里崗”等食用菌商標品牌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功注冊。裕國、中興、聯豐、品源、永安、銀兆、三崗等7家食品公司獲得中國認監委HACCP認證,裕國菇業的香菇脆片、品源現代的“菇的辣克”香菇醬暢銷海內外,成為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運動員餐廳供應商。現有10家具有自營出口資質的香菇生產企業,其中出口過千萬企業8家。產品遠銷東南亞、日本、韓國、歐美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續多年占據香港香菇市場60%左右的份額。裕國菇業、品源現代、合泰公司等龍頭企業,不僅在國內大中城市設有分支機構,還把分公司辦到了境外。高峰時期,香菇出口交易額達3.2億美元,位列全國鄉鎮前列。
丨數字化讓菇上新臺階
三里崗鎮針對香菇高質發展“六靠”的短板,鎮黨委、鎮政府堅持短板補長,危中尋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突破海量數據存儲、數據清洗、可視化、邊緣計算等關鍵核心技術,支持香菇企業、園區、合作社、數字化加工等新產品新產業發展;支持區塊鏈技術研發及試驗,推進區塊鏈技術在香菇安全追溯等領域的應用。推動香菇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向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邁進。聚焦發展重點,集中力量推進香菇數字化轉型,建現代物流體系,以大數據中心為基礎,讓數字賦能香菇生產、儲藏、加工、銷售、流通等全流程,助力三里崗鎮香菇產業行穩致遠。
在栽培技術上,以長久菌業為龍頭,不斷探索和創新,激活新要素、釋放新動能。興建現代化香菇栽培示范的工廠化大棚,采用物聯網系統al控制系統,科研實驗數據云,物聯網接口、微信端接口和移動端app等組成的智慧農業系統,通過手機app或操作平臺實現菇棚內光照、濕度、溫度和通氣增氧的自動化、智能化的控制,使100萬袋香菇在適宜的環境里生長,每年可周轉栽培3一4茬,相比傳統栽培效率和利用率提高了2一3倍。在提高復種指數降低勞動強度的同時,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百萬袋香菇由原來37人管理,降到2人管理,年減少工資開支 100多萬元。“鎮將以村為單位成立村人民公司,實行村人民公司+企業+合作社的規模種植模式,抱團發展,數字發展,從根本上解決單打獨斗、單兵游勇、勢單力薄難題,大力支持‘智慧工廠’‘無人工廠’建設,逐步實現香菇產業數字化,數字化鍛造香菇產業的宏偉藍圖。”鎮黨委書記沈曉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