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河南省“糧菇間作 四種四收”模式觀摩會在河南金隆菇業有限公司(下稱“金隆菇業”)召開。觀摩會期間,由河南省經作總站站長鄭乃福、副站長胡軍勇帶領百人專家團,在商丘市經作中心主任張傳紅、虞城縣副縣長吳振興、虞城縣經作中心任洪杰主任的陪同下,蒞臨金隆菇業食用菌產業園、就秸稈過菌還田“糧菇間作”四種四收這一新型模式進行實地考察調研。聞集鄉政府鄉長丁磊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虞城縣食用菌協會會長、金隆菇業總經理利金站陪同并引領講解。
進入基地前,吳振興就虞城縣食用菌發展概況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虞城縣的食用菌產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歷史性跨越,實現了由粗放式經營到精細化生產的轉變、品種由單一化到多元化的轉變,在規模效益、新產品開發和無公害生產上實現了新突破。他強調,食用菌產業“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不與農爭時、不與其他產業爭資源 ”,投資小、周期短、收益快、風險小,是農村家庭發家致富的好路子。虞城縣是農業大縣,農作物秸稈量大質優,秸稈焚燒的難題持續存在。金隆菇業利用秸稈等農作物廢棄物,采取多種模式種植多種食藥用菌,為解決秸稈焚燒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問題找到一條良性循環的利用途徑,實現農作物廢料百分百的全利用,促進了生態環境的可持續協調發展。
隨后,利金站帶領大家查看了大球蓋菇與小麥帶狀間作的小麥生長情況及糧菇間作模式。他表示,該模式是利用各種農作物秸稈、樹皮、中藥渣等,在大田露天種菇和小麥套種的技術,即大球蓋菇和小麥同時種植、大球蓋菇采收結束后種植早玉米,小麥收割后種植大豆,達到畝周年四種四收,種植一畝大球蓋菇可利用20多畝的秸稈,每畝利潤4000至6000元之間。出菇后的大球蓋菇基料轉化成有機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壤肥力、改善了土壤板結問題,帶動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解決了秸稈合理利用的根本問題。同時,對解決“秸稈禁燒”的這個難題將起到巨大的示范作用。
據了解,“糧菇間作”采取的是5.6米為一個種植單元,5.6米寬種植四床大球蓋菇,菇床兩側的5.6米作為小麥種植區域,等大球蓋菇種植結束后,在預留的5.6米區域內播種小麥。在經過去年種植大球蓋菇后,統一旋耕全部種植小麥做對照的標識牌前,可清楚看出種植過大球蓋菇的地塊比沒種植過大球蓋菇地塊的小麥粗壯有力,顏色油綠。
鄭乃福就當前秸稈過菌還田“糧菇間作”四種四收技術表示認可,他指出,該模式既保障了糧食安全,又增加了農民收入,可持續摸索發展,并建議在現有模式的基礎進一步優化和提升,選擇適宜的小麥、玉米、大豆等品種,提高種植效率,提升畝均收益。
胡軍勇指出,農作物秸稈資源原料化、肥料化,實現“變廢為寶,點草成金”,既解決了菇糧爭地矛盾,實現“一手抓糧食生產,一手抓經濟收入”,促進糧菇和諧有序發展,又解決了困擾地方政府多年的“秸稈禁燒”難題,對保護生態環境和“宜居新農村”建設將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隨后,在利金站的引領下,鄭乃福一行先后參觀了金隆菇業的裝袋生產線、液體菌種生產車間、接種車間及食用菌菌包冷卻車間。
張傳紅表示,“糧菇間作”模式的重要之處在于在保證了口糧小麥種植的同時,又推行了大豆玉米復合帶狀種植,利用秸稈過菌還田種植大球蓋菇,提高了農民收入,菌渣還田又改良了土壤,是個很好的循環農業種植模式,值得深入研究推廣,為建設美麗鄉村助力。
據了解,自成立以來,河南金隆菇業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成功實現了靈芝、大球蓋菇、羊肚菌等人工栽培技術,其中大球蓋菇菌種液體制作、應用與技術推廣等擁有國家專利,填補河南省技術空白。此外,公司還擁有活體嫁接大型靈芝盆景技術和樹脂工藝靈芝盆景制作技術,備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