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午,珍稀食用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蓬溪縣成功召開。
會上,多名食用菌行業專家分別以金耳產業現狀與發展趨勢、黃色金針菇產業性狀及產業提升對策、羊肚菌人工商業化栽培現狀與前景、羊肚菌高產的幾個關鍵為主題作了精彩報告。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所長孫達鋒結合行業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圍繞金耳概述、產業現狀、發展趨勢、新品種選育四大要點與聽會人員進行了分享。他表示,金耳產業目前存在機制機理研究滯后、栽培品種單一、菌種穩定性不高、栽培管理技術參差不齊等現狀。他指出,我國金耳產業將通過栽培技術、栽培模式、產品多元化、美食創新等渠道實現發展。
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四川省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研究員王波從黃色金針菇產業現狀、黃色金針菇產業提升對策、金針菇研究進展等方面作了匯報,對比分析了黃色金針菇農業栽培、工廠化袋栽、工廠化瓶栽三種栽培模式的優缺點,以及不同模式的產品質量比較。他提到,黃色金針菇工廠化生產具有可周年供應、產品質量和數量穩定、企業用工少、人員收入穩定等優勢,并坦言,黃色金針菇產業實現提升,研發液體菌種、優化栽培培養基配方、合理選擇工廠化栽培容器等是必經之路。聽會人員認真聆聽,拍照記錄。
“抗風險能力不足是我國羊肚菌產業存在的一大問題,一些菌種和營養袋來源多樣,質量參差不齊,有的農戶實現了高產,有的出現了絕收現象。”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成都綜合試驗站站長、四川省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副研究員唐杰在會上直戳羊肚菌產業發展痛點。他表示,標準化建設滯后、人才隊伍不強、科技支撐不夠、銷售途徑窄、缺乏品牌效應也是羊肚菌產業發展“卡脖子”問題。栽培模式方面,他提到,我國目前有菌-稻輪作、菌-菜輪作、菌-稻-菜輪作、林下栽培、反(錯)季節栽培、北方暖棚栽培及工廠化栽培七大羊肚菌栽培模式,并分享了各模式的主要優勢,讓與會人員獲益良多。
河北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級農藝師賈乾義針對羊肚菌菌種質量、土壤與水、設施、播種時間等方面,簡明扼要地分析了行業熱點難點問題并給出解決方案,拓寬了聽會人員的技術視野,引起強烈共鳴,大家紛紛贊許這是一場干貨滿滿且極具實用性的演講。
為期三天的中國·蓬溪第二十二屆全國食用菌新產品新技術博覽會以“草本蓬溪,菌香天下”為主題,秉承“務實、高效、接地氣”的辦會宗旨,通過舉辦主旨報告會、珍稀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項目簽約推介、參觀考察等系列活動,為參會代表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為食用菌產業發展提供新動力。通過舉辦本次博覽會,旨在為行業搭建產銷對接平臺,拓展食用菌新產品、新技術的市場應用推廣,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進一步加快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