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廣昌縣水南圩鄉依托“農光互補”的產業模式,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時,還提增了菇農種植效益,進一步促進了食用菌產業“綠色能源+生態種植”的融合發展。
此前水南圩鄉菇農種植茶樹菇使用的是手工搭建的木質菇棚,不好掌握棚內溫濕度,遇極端天氣容易坍塌,造成損失。如今的標準化新菇棚,鋼架結構,固定平板式太陽能光伏在屋頂整齊排列,屋上發電、屋下種菇,“菇光互補”、一棚兩用。
當地菇農表示,自從用上了新建的標準化新菇棚,不但解決了養殖棚的安全問題,而且茶樹菇種植規模翻了一倍,每年的收入也大大提高。
據水南圩鄉黨委書記介紹,“農光互補”大棚的建設成功解決了茶樹菇生長溫度、濕度難控制和茶樹菇難保存的問題,同時棚內空氣流通好,也減少了種菇發病率。這樣的種植模式在集約化、立體化使用土地的同時,更使茶樹菇的產量得到提高,吸引了周邊許多茶樹菇種植戶入駐,為當地農戶穩定就業、產業致富助力。
截至目前,水南圩鄉“農光互補”工程已擁有光伏大棚15座,年均可發電130萬度以上,大棚室內每年可種植茶樹菇200萬筒以上。預計到2025年光伏發電可實現總產值2760萬元,茶樹菇可創造出1.5億的產值。(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