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科技廳重大科技專項“洱海流域農業高質量發展與面源污染防控協同的創新模式構建與示范”食用菌課題組在大理古生村舉行了現場觀摩與測產會。專家通過田間取樣,現場測定杏鮑菇產量為5.87噸/畝,生物學效率達176.7%。在杏鮑菇品鑒環節,參會人員從香氣、口感等方面進行品嘗,大家認為該杏鮑菇香氣濃郁、口感豐富,獲得一致好評。
據悉,古生村采取稻田/玉米+食用菌輪作的栽培模式,充分發揮食用菌在生態鏈中的分解作用,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有效提升農田復種率,增加農田肥力,實現經濟和生態效益雙豐收。
當天,課題組前往該地區調查了食用菌的種植情況,并結合市場現有栽培品種以及當地的氣候和土壤等自然條件,選出了8個適宜當地發展且經濟價值較高的品種(如靈芝、金耳、平菇等)。課題組經過食用菌評比實驗,以及果樹下栽培、空置房室內栽培以及大田栽培三種模式試驗后,選取市場上最具增產潛力的杏鮑菇作為示范品種。
每年10-4月份期間,全國其他地區氣候條件無法滿足中溫型優質食用菌生產所必需的條件,這個時段成為食用菌生產“淡季”,產品有效供給不足與季節性的旺盛需求產生巨大的市場空間,為洱海流域農業綠色發展提供新路子。食用菌課題組克服當地食用菌零產業基礎的問題,由農戶自愿種植,課題組提供技術、菌棒、銷售等環節一條龍服務,為當地農民致富提供了全新的產業思路,讓農民的“冬閑田”變成“增收田”,帶動更多農戶增收致富。(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