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24日,由中國鄉鎮企業協會食用菌產業分會、利辛縣人民政府、中國食用菌商務網聯合主辦的第23屆食用菌新產品新技術博覽會暨全國(利辛)羊肚菌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在安徽利辛舉辦,會上召開了食用菌產業創新發展主題報告會。
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研究員于海龍做了《大宗食用菌發展現狀與趨勢》主題報告。
近幾十年來,我國食用菌產業高速發展,產量從1978年的6.00萬噸增長至2021年的4133.94萬噸,增長了近700倍。這其中大宗食用菌貢獻很大。據統計,2022年我國食用菌前7大品種為香菇1295.48萬噸、黑木耳749.萬噸、平菇615.67萬噸、毛木耳223.07萬噸、金針菇202.54萬噸、雙孢蘑菇157.25萬噸、杏鮑菇151.55萬噸,7大品種產量占食用菌總產量的80.4%??梢哉f,大宗食用菌在整個食用菌大家族中占據主導,優勢明顯。產業經過多年發展,也面臨者競爭加劇、成本上漲,工廠化品種盈利能力受限;產業基礎相對薄弱,產業競爭力尚需提升;食用菌一二三產融合仍待提升;政策扶持體系亟待完善等問題。筆者選擇香菇、黑木耳、平菇、毛木耳、金針菇、雙孢蘑菇、杏鮑菇等七大大宗食用菌品種簡要分析發展現狀。
香菇
香菇是我國最重要食用菌種類之一,被稱為中國“國菇”。香菇人工栽培起源于中國,是我國栽培規模最廣、產量最高的食用菌品種,我國香菇的產量占世界香菇總產量的90%以上,占全國食用菌總產量的31.34%。
當前,我國香菇產業正處于轉型升級期,主要栽培模式為家庭小作坊、集約化生產、工廠化生產等三種并存,這其中集約化生產相較傳統家庭作坊式具有以下特征:1.更好地控制原材料來源,安全有保障;2.規?;欣跈C械化的應用,降低生產成本,;3.可實現統一制作種、統一接種和發菌;4.有技術人員進行統一技術指導;5.產品可以統一回收,抗風險能力更強,此外,可以節能降耗,環保。集約化生產模式仍是未來5-10年香菇產業的主要模式。
黑木耳
我國是黑木耳的故鄉,黑木耳是我國第二大食用菌種類,早在4000多年前的神農氏時代便認識、開發了黑木耳。2022年我國黑木耳產量749萬噸,占總產量的17.74%。
當前,我國黑木耳產業轉型升級速度加快,從傳統家庭小作坊向半工廠化、農戶小規模生產,以及集中制包、分散出耳轉變。這其中集中制包、分散出耳是目前黑木耳產業主要生產模式。
2020年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前往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考察脫貧攻堅工作,點贊柞水黑木耳“小木耳,大產業”;木耳產業在扶貧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角色。
平菇
1900年德國開始人工栽培,我國平菇栽培始于20世紀40年代,平菇總產量位居所有食用菌前列,多年來排在前三位。2022年平菇總產量615.67萬噸,占總產量的14.58%。
平菇作為最常見的食用菌,其適應性強,分布廣泛,從福建到新疆,從廣東到黑龍江等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栽培,栽培規模、消費量均較大。具有原料利用廣、技術易掌握,投資少,周期短,產量高,效益好等產業特征,是農村百姓解決就業的優勢產業。
根據培養料處理方式可分為生料、熟料、發酵料栽培;根據栽培方式,可分為袋栽、床栽、墻式栽培、柱狀栽培等。
近年,平菇工廠化生產在不少企業得到推廣,相較傳統生產,工廠化生產具有周年每天供應市場、機械化水平高,用工數降低、病蟲害防空好、產品更加安全,品質更加好、產品可追溯等優點,但也存在產量、轉化率、生產周期等技術難題,為此,平菇工廠化生產還處于探索中。
毛木耳
我國木耳(包括黑木耳和毛木耳)栽培大約始于七世紀(陳士瑜),2022年毛木耳總產量615.67萬噸,占總產量的14.58%。
我國毛木耳栽培主要由福建白被木耳和四川黃背木耳兩種模式。
金針菇
日本金針菇生產起始于上世紀30年代,經歷自然季節人工瓶栽模式、周年化生產模式和工廠化生產模式,目前整個體系已非常成熟穩定。
我國金針菇規模化生產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主要以農法袋栽黃色金針菇為主;本世紀初從日本引進白色金針菇工廠化生產。目前,基本以工廠化生產白金針菇為主,2022年全國金針菇產量達202.54萬噸,占總產量的4.8%。
雙孢蘑菇
雙孢蘑菇栽培1650年前后起源于法國,是世界性栽培和消費的大宗食用菌,目前年產量400多萬噸。美國、荷蘭等歐美國家是雙孢蘑菇育種、制種科研與工廠化生產的先進國家,主栽品種A15、3X、901等均源自荷蘭。
我國雙孢蘑菇從1925年引進栽培至今,年產量從零到世界第一,近年年產量在150萬噸左右。我國雙孢蘑菇育種、制種和栽培,通過引進、消化、創新,已成為世界雙孢蘑菇科研與生產的大國。目前國內日產超百噸企業主要有天水眾興菌業(360噸)和江蘇裕灌(165噸)。
杏鮑菇
上世紀50年代歐洲人工馴化栽培杏鮑菇,上世紀90年代初,杏鮑菇逐步被引進至我國臺灣、福建和廣東一帶。
我國杏鮑菇栽培模式有工廠化袋栽模式和工廠化瓶栽模式。目前優勢產區為江蘇、福建、河北和河南,2022年全國杏鮑菇產量達151.55萬噸,占總產量的3.59%。
目前,我國野生杏鮑菇種質資源匱乏,栽培品種選育工作面臨挑戰,此外,杏鮑菇工廠化瓶栽模式與國際同行比較存在一定差距(專業設備穩定性差、產能低、品質差);杏鮑菇產業缺乏持續系統的應用基礎研究,生產過程中被動改進明顯暴露的問題或復制國外已有的技術成果,自主創造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