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仲光是山東諸城市賈悅鎮別家官莊村人,40年前他就是部隊小有名氣的“菌菇王”,曾被部隊選派到駐地河北省農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學習進修,并作為軍地兩用人才教員為部隊培養了一批食用菌種植人才。
1988年1月退出現役,韓仲光開始在試驗田嘗試種植黑木耳。從挑耳包、殺菌、接種到養菌、出耳……摸索出一條適合當地種植的技術路線。一年過去,順利收割六茬,畝均收入近3萬元,堅定了他發展黑木耳種植的信心。
從1988年至今,韓仲光先后投資300多萬元用于廠房的基礎設施建設、引進設備、購買原材料,在種植技術方面力求精益求精,不斷探索鉆研新技術新方法,種植的黑木耳產值高、質量優,市場供不應求。周邊群眾紛紛向他請教學習,韓仲光便自辦技術培訓班,無償提供黑木耳種植技術培訓,并上門進行技術指導,韓仲光成了遠近聞名的“種菇達人”。
2011年初,韓仲光發起成立了諸城市宇鵬食用菌專業合作社,采取“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帶領大家種植黑木耳。合作社采用先進的食用菌生產技術,利用樺樹、椴樹等豐富多樣的菌種基料進行黑木耳培育,先后建立起10座標準化食用菌種溫室大棚,年產銷優質黑木耳50余噸,凈收益100多萬元。
如今,合作社已擁有固定資產達600多萬元,擁有廢菌袋分離機、菌料上料篩料機、菌料鏟料裝載機、菌料上料機、菌袋裝袋機、熱風爐、食用菌烘干機、菌袋開口器等先進設備10余臺(套),擺脫了傳統依靠人力作業的束縛實現了全機械化運作生產,產能和經濟效益大幅提升,成為集種植、加工、銷售、研發、培訓于一體的食用菌產業化基地。直接帶動省內外食用菌種植戶300余戶、大型種植合作社和種植基地100余個,并常年提供食用菌菌種、技術指導、產品回收等一條龍服務。
隨著黑木耳種植規模的逐步增加,廢棄菌棒也越來越多。韓仲光積極探索菌棒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新途徑,通過加工處理變成有機肥,不僅減少了環境污染,還實現了變廢為寶,形成了“資源-產品-農業廢棄物-再生資源”的高效循環模式。
此外,韓仲光利用廢棄的地瓜種地窖培育口蘑也取得成功,將陸續向周邊村民推廣,帶動他們把閑置的舊房、地窖利用起來,增加收入。
未來,韓仲光將打造以黑木耳為主線,多元化、多品種的規?;秤镁a業園,從菌種研發、生產到菌包生產銷售,實現自產自用自銷,輻射帶動更多農戶參與到特色農業生產中。(來源:大眾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