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出口需要新思路
發布日期: 2011-07-21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變“中國出口”為“當地制造”,在中國企業中并不鮮見,但實現農業海外產業化生產,在中國企業界卻屈指可數。我要做的,就是讓七河生物的生產基地在世界各地扎根。
升級“中國出口”
把“中國出口”升級為“海外制造”,把農場直接開到國外去,對中國農業的許多優勢項目而言,值得嘗試。
目前,七河生物在韓國設立的公司,已經成為韓國最大的香菇菌棒生產企業。實際上,變“MadeChina”為“Made”,在產品的包裝上變更的或許只是產地,而背后利潤、競爭力提升卻非??捎^。
最初,我的想法也是出口。但是事實證明,出口不一定是海外創匯的最佳方式。企業在成立后不久,就實現了出口。但是,從出口到海外設廠的轉變,卻是困難重重。
韓國人日常生活中對食用菌的需求量很大,但是此前韓國市場90%的香菇用的是端木栽培,生物轉化率低,并且浪費資源。而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發明了袋栽模式,并且技術已相當成熟。
基于此,我選擇向韓國出口菌棒。但是,由于出口經驗欠缺,第一次發往韓國的8個集裝箱剛到韓國釜山港便被要求退貨。痛定思痛,在克服了生產、運輸和資金等一系列困難后,我們最終在韓國站穩了腳跟。但是好景不長,國內很多香菇生產企業看到了菌棒出口的高利潤,開始競相尋找客戶壓價出口。一場價格競爭下來,菌棒的價格從最初的每個12元錢降到了每個5元錢,根本沒有利潤,公司出口菌棒的生意又沒法做了。
調查后我們發現,韓國市場香菇的價格并沒有多大變化,菌棒價格下跌的利潤都被韓國人賺走了。
實際上,大量利潤被中間商賺走,困擾著許多中國的企業家。怎么辦?我認為,加強管理的同時,還要在經營模式上求變。
國內外聯動經營
價格低廉是“中國制造”的優勢,但這并非真正成熟的市場模式。
韓國政府對進口香菇征收30%的關稅,對進口菌棒僅征收8%的關稅。同時,中國出口到韓國的香菇菌棒同等質量只能賣到韓國國產產品價格的一半。如此看來,為何不向韓國出口菌棒,再在當地種植并銷售香菇呢?而且,在韓國生產出的農產品[17.28 -0.40% 股吧]不用自己賣,只要送到拍賣市場上,晚上搞農產品物流的人會到拍賣市場拿貨,誰出價高,貨物就歸誰,貨款會在次日自動打到農戶賬號上。
2005年7月,我在韓國忠清北道報恩郡投資成立了第一個分公司——中韓農產株式會社,建設標準韓式出菇大棚20棟,直接從國內公司進口菌棒。
一年后,韓國分公司的效益開始顯現。2006年10月,我在韓國京畿道平澤市投資注冊了第二個分公司——昌華農產株式會社,以此實現兩個公司資源共享并且遙相呼應。
就這樣,作為山東省內第一家在韓國設廠的農業企業,七河生物逐漸形成了一條“國內發菌、國外出菇、鮮菇就地上市”的獨特經營模式。
事實證明,當時的決策是正確的。隨著韓國兩家公司逐漸步入正軌,優勢也逐漸顯現:第一,能及時了解韓國市場信息;第二,建立了一個與韓國客戶交流、交往的平臺。現在,公司已經把“國內發菌,國外出菇,鮮菇就地上市”的模式復制到了美、日、西歐等市場。
成功需要勇氣
我今年34歲,在2000年時開始創業成立七河生物。這些年,我深刻體會到,無論做事還是創業,都必須具備堅韌和堅持的品格。
一帆風順只是我們的一廂情愿,困難和波折才是常態。在困難面前,重要的是不要逃避,逃避只會使人面臨更大的危險,我們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成功需要一種勇氣,那就是:跌倒了,爬起來,繼續走。
每一個人都能成功,只要在關鍵時候能夠“挺”過去。如果沒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成功,那只有用一輩子的耐心去面對失敗。所以,看準的事情不要輕易放棄。
有句話說得好,成功就是:能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把所有失敗的路都走一遍,剩下的最后那條路,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