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昌仁:種植蘑菇帶領鄉親致富
發布日期: 2012-06-28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牟昌仁確實能干,去年收了水稻后,他在我的這塊田里種上了蘑菇,兩個多月就開始收獲,一直收到今年栽秧的時候。僅我家的這半畝地,就收了3000多斤蘑菇。”6月22日,記者來到華鎣市古橋街道辦事處古橋社區,說起帶領村民種蘑菇的牟昌仁,村民李世蓉打開了話匣子。
李世蓉所說的牟昌仁一直在沿海地區務工,他于2010年底回到家鄉,帶領村民種植茶樹菇、鮑魚菇、榆黃菇等近10類高檔食用菌。今年春天,牟昌仁又在陽和鎮帶領村民種植了6000多畝的食用菌和藥材,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莊稼達人”。學會技術返鄉種食用菌
前幾年,在外務工的牟昌仁過年回家看到,家鄉農民仍然延續著種田的老把式,一年只種一季水稻,稻田在水稻收獲后就開始閑置,一直到第二年春季才再種上水稻,稻田在大半年的時間里成了“閑田”。
后來在工作中,他了解到所任職的食品廠,正在為一種原材料蘑菇供應不足而大傷腦筋。
“稻田蘑菇生長時間與家鄉的閑置時間不是相同嗎?”牟昌仁萌生了一個想法:何不將家鄉的“閑田”利用起來種蘑菇。
于是,他毅然放下工作,拜師學習蘑菇種植技術,經過幾個月的刻苦鉆研,2010年下半年,學習到相關技術之后,牟昌仁帶著企業的蘑菇收購訂單回到了家鄉。
回到家鄉以后,牟昌仁把自己的規劃告訴鄉親們,但是村民們對他的規劃充滿了疑惑,加之種植蘑菇前期投入特別大,牟昌仁帶領村民一起利用“冬閑田”發展蘑菇產業的愿望落空。“對農民來說,一年的純收入能夠達到四五千元就已經不容易了,一下子要讓他們一畝地拿出10000多塊錢來種蘑菇,農民不愿冒險也是合情合理的。”牟昌仁介紹說。
不過,不服輸的牟昌仁為了打消村民的疑惑,從村民手中承包了300畝稻田進行試驗種植。同時,聘請了部分村民在基地務工,并無償對村民進行蘑菇種植技術培訓。建基地帶領村民奔富路
“川東地區的冬季氣候條件比較暖和,非常適合種稻田蘑菇。”在華鎣市陽和鎮樓房溝村,牟昌仁指著現在長勢良好的稻谷說,“種稻谷就是讓農民吃顆定心丸,而真正賺錢的是收了稻谷之后的蘑菇這一季。”
看到牟昌仁的試驗種植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附近的很多村民紛紛找到牟昌仁,愿意跟著他學習蘑菇種植技術,并跟隨他一起種植。與此同時,牟昌仁承包的300畝稻田生產的蘑菇,還不足與廠家簽訂訂單量的一成,今年春節,牟昌仁決定擴大基地規模。
“發展稻田蘑菇不僅可以有效解決農民焚燒秸稈的問題,實現廢棄物再利用,而且還可以有效利用"冬閑田",實現農民增收致富。”華鎣市農業局負責人介紹說。
今年春節后,牟昌仁在華鎣市古橋、陽和的四個村,以“基地+公司+農戶”的生產種植模式,擴建基地達6000多畝。
“稻田蘑菇雖然投入比較大,但是產量也特別大,產值也特別高。”據牟昌仁介紹,每畝稻田可收獲蘑菇2.4噸到4噸,每噸銷售價在10000元左右,除去成本,每畝可獲利兩三萬元,經濟效益非常可觀。
與此同時,牟昌仁在與另外一家藥材企業簽訂了藥材收購合同之后,在合作社向村民推廣旱地“南瓜+川穹”的種植模式。“農業種植,受市場和氣候條件的影響比較大,雖然合作社有訂單做保障,但這么多村民能夠信任我,我絕對不能讓合作社1000多戶村民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
“地還是那塊地,稻田種蘑菇,旱地種藥材,一畝地的收入就由一兩千變成了兩三萬,"閑田"就變成了"錢田"。”李世蓉對記者說,沒想到我這三分地也能致富,跟著牟昌仁這娃干,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