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兄弟倆原來是在外面做生意的,在脫貧攻堅中,我們就回來帶著大家一起種天麻了。”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古登鄉馬跨底村一片林地間,曲義華和光雄文捧著天麻介紹說。這兩個表兄弟是瀘水市古登鄉馬跨底村的傈僳族村民。
馬跨底村有3000多人,是古登鄉人口最多的村莊。在沒有種天麻之前,這里的土地一直種植玉米。
從種玉米到改種天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前兩年我們都種失敗了,也投入了很多錢。后來我們到昭通去學習種植技術,跑過很多地方,還去昆明請教過專家。”兩兄弟說,2014年,他們終于培育種植出了第一批“怒江天麻”。據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鑒定,“怒江天麻”天麻素含量遠遠高于國家標準。
兄弟倆的育種基地在海拔2400米的山頂。5月初的一天,記者和他們一起從馬跨底出發,坐車顛簸7公里的土路后,再徒步攀爬3公里的山路,用兩個多小時才能到達。基地處在山頂的林地間,這屬于仿野生林下種植。土地坡度大,斜面向西,整體構成了一個光照相對較弱的種植環境。弟弟光雄文指著土地說:“再過3個月,新的一批天麻就出來了。”
在種植天麻成功后,為了讓更多人受益,兩兄弟成立了天麻合作社,不斷動員村民加入。但是,在他們免費提供種子和種植技術的條件下,每一畝地還需要1.6萬元配套設施和肥料的投入,村民仍無法承擔。“我們今年為建檔立卡戶提供貸款擔保,讓他們自己去貸款投入到種植中,這個風險我們來承擔。”光雄文告訴記者。
現在,兩兄弟管理的天麻種植基地達到1000多畝,2016年基地天麻產量100多噸,銷售額達到1000多萬元。天麻合作社已經有51戶農戶參加,其銷售額占到基地總額的40%,也就是400萬元,戶均達到8萬元。2016年,他們的天麻種植基地還向貧困戶提供務工崗位,一天70元,提供三餐,一年務工人員多達一萬多人次。
村委會干部說:“以前種玉米,一畝地掙500元;現在種天麻,一畝地掙5000元,增加了10倍。”
祖祖輩輩以種玉米為生的怒江群眾,因為這兩兄弟的堅持和探索,不僅成功種出了天麻,而且還讓它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金疙瘩”。峽谷里的兄弟倆,就這樣書寫了一段讓人津津樂道的天麻傳奇。(云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