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李光輝)近年來,印江縣按照“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格局,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思路,鼓勵涉農企業與貧困戶對接,采取保底定單收購、打工就業等形式,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打造持續、穩定的脫貧平臺。
日前,在印江縣板溪鎮凱塘村印龍食用菌專業合作加工車間里,工人們正在對烘干過后的香菇、黑木耳進行篩選、分級、稱重、裝袋,為即將發往全國各地的1300多個訂單而忙綠。
據了解,2011年,板溪鎮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浙江龍泉食用菌技術人員成立板溪鎮印龍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圍繞“一園一帶一中心”發展思路,合作社注冊資金350萬元,占地面積1000多畝,建立食用菌產業園區,走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產業發展路子。
隨著產業發展不斷壯大,傳統的生產、加工、銷售模式也逐漸制約著食用菌產業的發展。2016年印龍食用菌合作社獲得了“一村一品”網貨供貨基地建設項目支持,引進更為先進的烘干設備,新建了兩座冷庫房,產能得到進一步的釋放,效益也隨之提高。
“以前公司單打獨斗每年最多只能發展80萬棒菌棒,實現利潤80萬元,帶動就業80人。而現在,發展規模可達300萬棒,菌棒銷售純收入300萬元,實現產值1350萬元,同時可帶動300人就近就業,人均可實現3萬元務工收入,可實現土地流轉費18萬元,能帶動2個食用菌專業村和8個貧困村170戶700貧困人口脫貧,實現10個村集體經濟突破收入5萬元以上。”印龍食用菌黨支部書記楊秀練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