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劉懷瀛)初秋時節,天高云淡。連亙千里的遼東山區草木青翠、溪流潺潺,沿著蜿蜒的山路前行,可以發現這青山綠水之間,玉米地少了,食用菌大棚多了。
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鎮,遼寧省近年來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促進農業轉方式、調結構;作為農業生產應用性研究機構,遼寧省農業科學院以增強服務三農水平為目標,解決科研重論文、輕推廣問題。
“農業科研人員要從實驗室走出去,到田間地頭搞推廣、做服務,才能做出扎實的科研成果,進而提高成果轉化率。”遼寧省農業科學院院長隋國民說,目前全院有400多人從事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占全省農技推廣人員總數的2/3以上。
來自該院食用菌研究所的科研團隊表現尤為亮眼,他們埋首實驗室、穿行在山間、俯身于田頭,用默默的努力推動著遼寧省食用菌產業的發展。2016年,遼寧省食用菌栽培面積12.9萬畝,總產值85.287億元,帶動23萬農民致富。
為“南菇北移”提供技術支撐
長期以來,我國食用菌產業有著“南菇北耳”的產業格局,即南方產香菇、草菇,北方產黑木耳。隨著產業規模擴大,南方地區出現木材、人力資源匱乏等問題。1994年,國家提出了“南菇北移”戰略,南方香菇產業開始逐步向北方地區梯度轉移。
林木繁盛、水草豐美、勞動力富余,遼寧省東部山區成了“南菇北移”的首選之地。“更重要的是,這里氣候冷涼,晝夜溫差較大,能夠在夏季出菇,可以填補同期南方市場空白。”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史書強說。
經歷了初期的快速發展后,菌種老化、菌棒營養轉化率低、栽培模式落后、林木資源緊張以及盲目擴大規模等問題一一浮現,遼寧香菇產業發展進入了瓶頸期。
遼寧省農業科學院主動挑起擔子,進行科研攻關,戮力掃除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攔路石”。“我們第一步選擇在育種、栽培模式等技術環節尋求突破,先解決‘生產力’的問題。”該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長楊鎮說。
育種絕非易事,而且香菇菌種屬于無性繁殖,很難做到品種權保護,是直接引進還是自主研發?
素以“自主科技創新”為宗旨的遼寧省農業科學院,毅然選擇自主研發,培育適宜遼寧地理氣候特點的菌種。該院食用菌研究所研究員劉俊杰與撫順市農業科學院專家合作,深入長白山腹地采集到野生香菇菌株,利用單孢雜交技術培育出香菇新品種“遼撫4號”。因性狀優良,該菌種在遼寧香菇市場覆蓋面超過80%。
根據新菌種特點和種植規模等要求,食用菌研究所專家團隊對香菇栽培模式進行更新,形成了涵蓋袋栽覆土種植、拉線立式栽培、冷棚層架立體栽培等全程配套新技術,還突破了利用柞蠶枝條、果木枝條、秸稈等農業廢棄物制作菌棒的技術,解決了“菌林矛盾”。
在撫順縣湯圖鄉百花村,250棟層架香菇冷棚依山而建,頗為壯觀。棚頂采用上黑下白雙膜覆蓋方式,白天遮陰、夜間保溫,還加裝了微噴設備和通風口,在炎炎夏日為香菇創造了一個冷涼的生長條件。
而在大棚里,一排排鐵架上整齊地擺放了七層菌棒,菌棒均勻分布著光滑圓潤的香菇。“這種大棚與傳統大棚占地相同,將近1畝,但產量提高了三四倍,每年能掙八九萬元。”百花村黨支部書記遲強說。
技術瓶頸一一打破后,遼寧省農業科學院組建起食用菌科技服務團,進行了大面積的新技術推廣。遼寧省香菇產業獲得了迅猛發展,2016年香菇產業從業人員21萬人,總產量53萬噸,占全省食用菌總產量的56%。
為農村培育骨干技術人才
今年夏季,遼東山區高溫少雨,對食用菌生長造成不小影響。一個多月來,作為食用菌科技服務團首席專家的劉俊杰,帶著團隊成員,穿梭各地,忙個不停。
在桓仁滿族自治縣雅河朝鮮族自治鄉,成禾菌食用菌合作社的黑木耳菌棒一排排整齊地擺放在露天的地膜上,看起來長勢不錯。而劉俊杰在仔細查看菌棒后,皺著眉頭對合作社負責人田孝君說:“雖然出耳了,但悶在袋子里可是個問題,得趕快扎孔補水,讓木耳露出來才行。”
而這正是劉俊杰工作的常態,她常年奔波于遼東山區進行技術指導,做講座、搞培訓,深受當地農民和農技推廣人員歡迎,被大家親切地叫做“團長”。
食用菌這么大的產業,不足10人的食用菌科技服務團怎么能夠忙得過來?
“農業科技推廣工作不是幾個人的事情,而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在制度上有保障、行動上有抓手,最終才能為農村培育出大批骨干技術人才。”史書強說。
制度保障的核心是激勵機制,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建立了以專家為核心,以推廣效能為評價目標的科技推廣激勵機制,并完善了科技推廣管理制度,對于處在第一線從事推廣服務工作的科研人員,給予項目申報、績效考核等方面的政策傾斜。
這些措施出臺后,極大地調動了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從事科技推廣服務從過去的“任務負擔”變成了“成績亮點”。“這樣一來,就不用擔心發論文數量少而影響職稱評審,可以踏踏實實地搞推廣。”劉俊杰說。
“像食用菌這種需要大面積科技推廣的產業,是離不開政府支持的。”楊鎮說,我們通過一手抓科技共建、一手抓村級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為食用菌新技術找到了高效推廣的平臺。
科技共建是遼寧省農業科學院與地方政府開展合作的“金字招牌”,有著30多年歷史,通過選派科技專家掛職政府科技副職,實現了專家由“常下鄉”到“長住鄉”,打造出了一條農業科技推廣的“綠色通道”。
目前,遼寧省農業科學院與撫順、大連等8個市及新賓、岫巖等10多個縣(市、區)開展科技共建工作。2016年,食用菌科技服務團在撫順市建成香菇、黑木耳、靈芝及草腐菌等核心示范基地25個,示范推廣面積1.69萬畝,食用菌種植戶人均增收5000多元。
村級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是遼寧省為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而實施的一項新舉措。遼寧省農業科學院以此為契機,組建食用菌、果樹等31個科技服務團隊,在全省7個市130個試點開展科技推廣服務。
有了這兩個平臺做抓手,遼寧省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產業科技推廣工作大步前進。2016年至今,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60余場次,開展現場觀摩、技術指導300余次,發放技術資料1萬份,培訓基層技術骨干和農民5000余人次。
為產業發展謀劃長遠未來
2016年,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建院60周年,“長風如沐,春華秋實”寫在了宣傳冊扉頁,這是全院上下科技支農惠農的信念寫照。
因有信念,方顯擔當。“做農業科技推廣服務,既要有‘埋頭拉車’的精神,更要有‘抬頭看路’的理念。”隋國民說,不僅要研究技術怎樣提高、推廣怎么做好,還要把目光放長遠,研究市場行情如何,考慮產業發展的未來。
從完善全省食用菌產業結構的角度出發,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建成了食藥用菌種質資源庫,在靈芝、滑菇、蛹蟲草等多個領域發力,并開展羊肚菌、賓王菇等野生菌種的人工馴化栽培研究。
食用菌研究所一大批科研成果相繼而出,制定遼寧省地方標準12項,備案食用菌新品種15個。其中,蛹蟲草、滑菇等研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育成“遼北蟲草1號”“遼滑菇1號”等優質菌種。
食用菌科技服務團也由傳播技術變為傳播理念。他們到各地進行技術指導時,總要抽出時間專門給菇農們講一講“優質優價”“三產融合”等概念,不少菇農開始了嘗試。
在新賓滿族自治縣葦子峪鎮,菇滿香菇業專業合作社社員們正在小心翼翼地采摘“花菇”。理事長王明芳非常認同“優質優價”,她告訴記者:“我們用的是袋栽斜置式栽培技術,采用疏蕾方式,看著產量不高,但是通風好,香菇成熟后會裂開花紋,屬于精品,一斤能賣七八元。”
而永陵鎮的青松嶺林下種植合作社做起了三產融合。“現在我這里的猴頭菇和榆黃蘑,六成以上賣給了前來采摘的游客。”合作社理事長龐龍說,山下建起了供游客住宿的小木屋,再加上食用菌深加工,一片林子有了3份收入。2016年,合作社68畝林地收入達到137萬元,社員人均增收7000多元。
隨著食用菌產業的轉型升級,其規模化和組織化水平會越來越高。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及時跟進,開展“專家進企業”“科技入社”行動,與全省73家涉農企業、11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深度科技合作。
“從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實踐來看,農科院是有很大作為空間的。”史書強說,“十三五”期間,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將繼續完善“政府+科研機構(農技部門)+企業(新型經營主體)+基地+農民”新型推廣服務網絡,探索建立農業科技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實現“產、供、銷、科、工、貿”一體化,從而引領全省現代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