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級以上市農業局:
受今年第13號臺風“天鴿”和14號臺風“帕卡”等多種因素影響,廣東省晚造水稻病蟲出現異常現象,遷飛性害蟲發生早、分布不均,流行性病害普遍發生,局部地區出現較嚴重危害。據各地植保部門監測,稻飛虱田間蟲口基數高,觀察圃平均百叢蟲量1407頭,褐飛虱占比33.1%;稻縱卷葉螟局部蛾量大,廉江、高明等地畝蛾量6670-8004頭;細菌性條斑病和白葉枯病局部偏重。隨著冷空氣南下,稻縱卷葉螟、稻飛虱還將陸續回遷廣東省補充蟲源。據省氣候中心預計,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全省可能有0-1個熱帶氣旋、2次降水過程、2次冷空氣南下和2次輕度寒露風。依據病蟲源基數、水稻生育期和氣象因素等綜合分析,預測晚稻中后期病蟲將偏重發生。為確保晚稻生產安全,各地務必切實抓好中后期重大病蟲防控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
各級農業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把晚稻中后期重大病蟲防控作為糧食安全生產考核的重要工作列入議事日程,牢固樹立“蟲口奪糧”理念,克服麻痹思想,做到“晚稻豐收不到手,防控工作不放松”,切實保障糧食安全生產。要建立防控工作督查督導機制,增強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在病蟲防控的關鍵時期,統籌安排,統一調度,派出督導組對病蟲防控工作開展督導和技術指導,確保各項防控技術措施落到實處。
二、加強病蟲監測,及時發布信息
各級農業植保部門要履職盡責,敢于擔當,按時完成重大病蟲監測預警和數據上報任務。要按照不同生態區域、品種布局和生育期,結合中后期害蟲快速增長、病害流行復雜的特點,深入田間地頭,加密監測網點,增加監測頻次,擴大調查范圍,準確掌握病蟲害發生流行動態趨勢。嚴格履行病蟲情周報制度,及時準確發布預報預警信息,加快病蟲預報預警信息傳遞,提高病蟲信息入戶率。
三、落實技術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各級農業部門要根據病蟲發生規律和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防控工作方案,大力推廣科學防控技術和高效低毒農藥,有效防控重大病蟲。一要抓準防治適期。按照“早破口早施藥、遲破口遲施藥”的原則,實行分類指導,堅決打好晚稻中后期重大病蟲防控攻堅戰。二要抓準防治對象。破口期用藥以防控稻瘟病、紋枯病、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為重點,后期則以防控褐飛虱為重點,兼治稻曲病。三要選準對口藥劑。抓準害蟲低齡幼(若)蟲高峰期和病害發病初期施藥防治,對病蟲并發的,可采取“一藥多治、病蟲兼治”的方法。防治稻飛虱可選用吡蚜酮、烯啶蟲胺、三氟苯嘧啶;防治稻縱卷葉螟、三化螟可選用氯蟲苯甲酰胺、阿維菌素、乙基多殺菌素;防治稻瘟病可選用三環唑、苯甲·嘧菌酯、春雷霉素;防治紋枯病可選用噻呋酰胺、井岡霉素、苯甲·丙環唑;防治細菌性條斑病和白葉枯病可選用噻唑鋅、氯溴異氰尿酸、四霉素。
四、實施農藥減量,強化“三個推進”
各級農業部門要認真貫徹實施《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按照“一構建、三推進”的要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統籌兼顧,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綠色防控和科學用藥。加強對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組織的指導,做好植保新技術和病蟲信息服務,引導防治組織完善服務規程和管理制度,建立服務風險防范機制,鼓勵防治組織推廣應用植保無人機等高效先進植保機械,推動病蟲防治作業向規模化方向發展。各地要依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專業化服務組織,積極開展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融合示范,推廣農藥減量控害增效集成技術,加快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應用。繼續抓好“百縣萬名新型農民科學用藥培訓行動”,大力宣貫新修訂《農藥管理條例》,培育識病蟲、知農藥、會操作的新型農民,不斷提高安全科學用藥水平。
廣東省農業廳辦公室
2017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