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和異常氣候影響,全球谷物等的供給出現不穩定,并加劇了生產成本的上升。據國外某知名媒體報道,今年,應對以糧食危機為首的通貨膨脹問題將成為世界的重要課題。
?
從中國的農業政策層面看,自改革開放以來,兩個方面的問題倍受關注。一個是農民增收,另一個是糧食安全。中國一直強調要將14億人的飯碗牢牢的端在自己手上,以及需要“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糧食安全觀。結合目前國際與國內的形勢來看,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正確的。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糧食安全問題之所以再次受到國際關注有以下兩個主要原因:
一是,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估計,2020年,全球大約有7.2-8.11億的人正面臨饑餓。全球糧食不安全人口的數量在增加,在全球人口中的占比達到近10%,比2019年增加了1.18億-1.61億左右。全球有44個國家需要糧食援助。
二是,國際糧食價格持續上漲。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最新報告,2021年全年,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平均為125.7點,比上一年高出27.6點(28.1%),其中,植物油價格指數平均為164.8點,谷物價格指數平均為131.2點。從全球谷物生產情況來看,雖然有疫情影響,國際糧食產量一直保持增長水平,2021年全球谷物產量達到了27.91億噸,但全球糧食需求創下歷史新高,谷物需求量達到了28.10億噸,從這個角度來看,全球谷物供應將處于緊平衡狀態,谷物價格將高度敏感。
全球谷物價格上漲除了需求量快速增長以外,還有一部分原因來自于疫情影響下運輸成本的上升,這對發展中國家的沖擊更為嚴重。
近年來,雖然我國糧食產量在逐年提高,年產量達到了6.5億噸,但是糧食需求量也在不斷上升,從而導致我國糧食進口量不斷上升。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2020年,我國糧食進口量達到了1.42億噸,2021年,全年糧食進口量預計將超過1.6億噸。雖然我國小麥、玉米和水稻三大主糧能滿足國內需求,但從總體上來看,我國糧食安全仍然處于緊平衡狀態。并且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推進以及食物消費結構升級,我國糧食需求總量還將會上升,糧食需求結構也會有顯著變化,糧食安全面臨的挑戰將更大。
我國一直非常重視糧食安全問題,尤其近期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具體要求的強度及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剛剛結束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再次強調要守好糧食安全的底線,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從保證糧食播種面積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兩個維度來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
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口徑,美國總人口為3.3億左右,谷物種植面積5300萬公頃,人均谷物播種面積為0.16公頃;我國人口14億左右,谷物播種面積約為9800萬公頃,人均谷物播種面積僅為0.068公頃。如果從單產上來看,我國平均每公頃谷物產量為6噸左右,美國平均每公頃產量為8噸左右。從這個角度來看,糧食安全最重要的保障,還是播種面積的擴大和單位面積產量的提高。這也是近年來我國宏觀政策最為核心的要素,尤其是高標準農田建設和防止耕地非糧化等措施的強力推行。
長期以來,在國家強有力的政策保障下,我國糧食供應長期處于價格平穩和市場供給充分的情況,這一方面說明我國在糧食安全保障上的能力是充分的,但也同時使得全社會對糧食安全問題的嚴峻性認識不夠,對目前國家出臺的一系列保障糧食安全的政策措施的理解不夠深,因此,在執行中也容易產生抵觸情緒,要加強糧食安全方面的宣傳工作,讓全社會在糧食安全問題上能夠形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