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李光輝)近年來,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城市工作的府谷縣人武智林回到家鄉創業種植香菇,從破窯洞種植到大棚規模化種植,實現了華麗轉身。在武智林的帶領下王家墩泉則自然村成立了香菇合作社,香菇種植已經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好產業。
2015年,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城市工作的武智林回到家鄉開始創業,通過考察,他決定嘗試種植香菇。由于沒有場地,考慮到當地閑置窯洞較多,且有冬暖夏涼的特點,他選擇了利用兩孔廢棄的窯洞種植香菇。隨著香菇種植的發展,他考慮到窯洞儲存量小,不利于規模發展的局限,于是他便開始籌集建設溫室大棚,這樣不僅可以擴大種植規模,也便于管理。
據武智林介紹,去年以來總投資280萬,建成出菇棚12個,養菌棚3個,累計26畝。大棚現在可以存儲20萬個菌袋,出菇量60萬斤左右,年銷售額可達300余萬元,是全縣目前種植香菇面積最大的戶子。
如今,武智林種植的香菇已經成為俏銷品,通過線上線下渠道對外銷售。為了能夠讓香菇一年四季持續銷售,還通過溫度調節,種植時間間隔的差異來控制出菇量。為了帶動周邊農民共同致富,武智林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共發展了6戶成員,成員們不但可以掙工資還能分股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