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為加快推進水稻育秧大棚二次利用進程,通過外引技術,成立“金地源木耳種植合作社”,注冊“墾輝”木耳品牌,采取共同出資、統一采購菌種、統一操作規程、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注冊品牌、統一市場銷售的經營模式,種植規模在3年間由零發展到125萬棒,產值達到525萬元,純效益150萬元。
機場轟鳴中,工人們緊張有序地嚴格按照規程操作。
“今年,我們每個大棚獲利7900多元,我一年就實現了脫貧。農場明年要實現產、管、加、銷一體化,市場不出現大的波動,效益還會有增加,干勁能不足嗎?”基地帶動的脫貧攻堅戶王芳高興地說。
提起黑木耳全產業鏈生產模式,翟艷玲信心十足:“我們的全產業鏈模式,就是要通過引進戰略投資合作伙伴,以木耳深加工為中軸,聯結起上游生產和下游銷售,同時生產專用品種,至于引哪家企業和種什么新品種是商業秘密,現在還不能對外公開。”
談到明年擴大再生產規模,翟艷玲說:“友誼有水稻育秧大棚基地99處、大棚18600多棟,擴大一倍規模不成問題,關鍵是要把產業鏈建起來。還有就是農場出臺了優惠政策,每棒菌棒補貼資金0.5元,合作社明年計劃把規模擴大到500萬棒。”
在發展基地大棚區豎立著一塊牌子,上面寫滿了農場領導干部的名字和結對幫扶貧困戶的名字。
“這個基地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合作社+農戶+扶貧’三位一體發展。合作社規定有發展黑木耳意向的人員可以不用現金購買菌棒,以每小時10元勞務費的置換方式投入,既解決職工群眾資金緊張問題,又解決合作社用工難問題,所以有27名領導把自己的幫扶戶放到這里以勞力參股。今年貧困戶出勞務加菌棒收入,最低實現增收1.2萬元。”
大棚二次利用,發展全產業鏈,同步精準扶貧……火熱的生產,滿滿的信心,明年一定會有沉甸甸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