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學院食品與制藥工程學院副教授張騰霄利用自身優勢進行科技扶貧,為北林區張維鎮西十一村精心制定的食用菌產業脫貧扶持項目日前得到批準,并申請到25萬元專項扶貧資金,食用菌栽培項目現已在西十一村逐步展開。這讓該村看到脫貧希望的貧困戶興奮不已。
近日,綏化學院食品與制藥工程學院副教授張騰霄老師來到北林區張維鎮西十一村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許多進入“貓冬”狀態的村民聞訊早早地來到村委會等候。
“啥是食用菌?”“食用菌咋種?”張騰霄曾多次為綏化周邊的菌農講解食用菌技術,針對西十一村的村民沒有栽種經驗,他從身邊事例、食用菌經濟效益及種植食用菌的好處等最基本的知識講起,一下勾起了村民種植食用菌的濃厚興趣。
該村很多村民都是第一次聽到食用菌技術,第一次聽說玉米瓤子還能種蘑菇。兩個多小時的講座結束后,留下來的村民圍著張騰霄問個不停。他們還現場算起了經濟賬:“按張老師剛才的估算,一畝地能出1.5萬元,不用別的,利用自家的空閑房屋和菜園種植食用菌,一年就能賣5萬元。這守家在地的還不耽誤種地,可比出去打工強多了。”
今年6月,綏化市委政策研究室科長張廣昕作為駐西十一村扶貧工作隊負責人,主動邀請張騰霄以提供食用菌技術支持者身份,加入張維鎮西十一村扶貧工作隊。張騰霄經過一個多月的實地調研,為該村制定了詳細發展食用菌產業工作方案,并積極協助扶貧工作隊制定項目申請論證報告。目前,該村申請的食用菌產業脫貧扶持項目得到批準,申請到25萬元的專項扶貧資金。并將村上150間閑置小學教室、農民空閑房屋進行改造利用,作為食用菌生產廠房。項目全部投產后,可帶動30多戶農民脫貧致富,戶均年增收2萬元左右。
為進一步協助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張騰霄老師還打算把自己的多項專利成果在西十一村推廣應用,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