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張金霞牽頭完成的“食用菌種質資源鑒定評價技術與廣適性品種選育”項目榮獲2017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據悉,該項目以種質資源高效利用持續創新為目標,重點突破食用菌種質資源精準鑒定評價和高效育種兩大技術瓶頸,創建食用菌種質資源庫和數據庫,創新種質資源多層級精準鑒定評價和高效育種技術體系,選育廣適性新品種。目前,該項技術在全國19個省(市、區)推廣,近3年累計新增利潤129.45億元。
張金霞表示,種質資源是育種的首要技術基礎,“食用菌種質資源鑒定評價技術與廣適性品種選育”項目采集了我國云貴高原、川藏高原、大小興安嶺等多個生態區域的野生食用菌種質資源,并通過系統鑒定評價,創建了世界最大的菌種實物和可利用信息同步的國家食用菌標準菌株庫(CCMSSC)。其中包括了野外采集種質、國家級認定品種等優異種質7大類、418種、8000余株,解決了我國食用菌育種長期處于“無米之炊”的問題。
同時,該項目還建立了DNA指紋圖譜和栽培特征特性相結合的信息全面的數據庫,讓正宗品種都有了分子“身份證”,為食用菌的品種權保護和品種登記奠定了技術基礎。建庫以來,他們已經對外提供種質材料2284份。
張金霞表示:“食用菌育種成果推廣和技術普及,必將促進我國食用菌產業的技術進步,推動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從而讓中國人吃上更多、更健康的食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