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六月,萬物生長。在西豐縣德興滿族鄉德興村趙家屯的香菇基地,農民高桂芹正在大棚里采摘香菇,胖乎乎的香菇裝滿了一個個塑料筐。高桂芹告訴記者:“去年秋天,村上有了香菇基地,打今年春天開始,她在這里打工,每天工資80元,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讓她家的生活一下子擺脫了貧困。”
說到香菇基地,咱們這里不能不提老田頭這個能人,老田大名叫田瑞忠,今年58歲,是西豐縣第十八屆人大代表,也是德興鄉德興村玉興屯的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20年前,不滿足于“二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生活的田瑞忠走出山溝,只身到沈陽打拼,他蹲過零工市場,賣過水果和香煙,經歷了幾番波折,最后在沈陽南塔市場附近開了一家抻面館,本著薄利多銷,貨真價實,誠信經營,童叟無欺的生意經,田瑞忠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舉家搬到了省城沈陽。
2017年清明節,田瑞忠回鄉祭祖,在和鄉親們的聊天當中田瑞忠了解到:由于農資價格上漲,現在農民種地收入逐年減少。很多農民想搞點兒致富項目一缺資金技術,二沒能人引路。土生土長的田瑞忠深知農民掙錢的難處和脫貧的迫切愿望。回來投資搞產業,帶著鄉親們一起掙錢脫貧奔小康的想法在田瑞忠心中揮之不去,回到沈陽后,田瑞忠把回鄉投資創業的想法和盤托出,老伴和兒子二人也表示贊成。就這樣,田瑞忠出兌了面館回到德興村,經過一番考察,父子倆決定搞大棚香菇種植。說干就干,田瑞忠拿出多年的積蓄200萬元,租土地、買材料、雇工人……去年9月,經過2個月的緊張施工,40棟高標準鋼筋骨架大棚全部竣工,香菇扶貧基地落戶德興村。經過多次實地走訪調查,田瑞忠在西豐縣更刻鎮食用菌加工廠選購了40萬個香菇菌棒,經過技術人員發菌實驗,菌棒優良率達98%以上。
今年4月中旬,香菇菌棒陸續進棚了,田瑞忠也把家搬到基地,全身心投入到基地的管理當中,每天棚里棚外他忙得像個陀螺。在田瑞忠和技術人員的精心管理下,5月初,第一茬香菇成熟采摘,每個棚采摘香菇2400多斤,每斤2.7元,因為扶貧基地的香菇形態好,菇蓋肥厚,菇腿粗壯,吸引鐵嶺、沈陽、吉林的收購商爭著上門收購,一輛輛冷藏箱貨車在基地的路邊排起了長龍,恐怕搶不到上等香菇。
香菇基地的建成給村里的農民們帶來了在家門口打工掙現錢的好機會,采摘、注水、運送…… 香菇基地每天用工量40多人,每人每天平均工資80元,高桂芹作為村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成為第一批來基地打工的農民,兩個月來,她已經從基地領到了3600多元工資,高桂芹算了一下,如果在這打工到年底,掙七八千塊錢沒問題。像高桂芹一樣張金柱、呂淑芹、費德金等10個貧困戶不僅在基地打工有收入,年底還能領到入股分紅。高桂芹、張金柱、李淑芹幾個人一邊摘蘑菇一邊嘮著家常,臉上充滿了自信和幸福的神情。
帶好頭引富路,田瑞忠不停步。為了讓更多農民在香菇種植項目中受益,今年5月,田瑞忠牽頭成立了西豐縣鑫寶菌類養殖專業合作社,吸納當地農民以土地、資金、勞務加入合作社共同養蘑菇致富,實行“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模式,合作社向貧困戶低價出租大棚、擔保賒購菌棒,提供全程技術服務并負責銷路,這讓心里打鼓的農戶種蘑菇有了底氣。
在玉興屯西側的空地上,合作社投資80萬元建設的恒溫冷庫正在緊張的建設中,按照冷庫制冷設備安裝設計圖,田瑞忠認真計算著冷藏間的容量,建冷庫是關系蘑農利益的大事兒,不能有一點馬虎。因為有了冷藏庫,農民的香菇不僅能保鮮,而且可以賣上好價錢,一年下來,每個大棚還能增收2000多元,這樣一個香菇大棚保底收入就能達到3萬元以上。“制冷機咱們就選正規廠家的,質量要最好的,這個事咱不能怕花錢。”田瑞忠在電話里對兒子認真地說到。“照老田這么干,今年8月,冷庫就能存香菇了,貯存100個棚子的香菇還有富余。明年老田的香菇菌棒加工廠也會建起來,我們村的農民還會建成一批香菇大棚,兩年后將達到120個大棚,在老田這個能人的帶動下,想搞食用菌的農民多了,香菇下來都賣上了好價錢,菇農的收入越來越多,生活越來越好。”德興村黨支部書記江雷在一旁補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