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耳,又名白木耳、雪耳,系我國久負盛名的食藥用菌,主產區福建、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江蘇、河南、山東等省。產品行銷全國20多個省(市),并出口東南亞和歐美27個國家及港澳地區。內銷與出口均需,市場消費甚廣。
然而在我國食用菌工廠化產業蓬勃發展和進入市場新常態化處于調整產業結構的形勢下,銀耳工廠化栽培需要哪種類型生態調控設備,才能滿足其物生特性需求,實現穩定高效?針對這個課題,我們在古田縣老科協和民營科研人才協會的指導下,深入開展調查研究。
銀耳工廠化栽培難點剖析
近10年來我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發展速度很快,據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統計,截2016年9月止全國食用菌工廠化企業共有590家,食用菌總產量257萬噸,比2015年增加73萬噸,增長幅度39.78%。現有工廠化主栽品種為金針菇、杏鮑菇、海鮮菇;其次白靈菇、秀珍菇、雙孢蘑菇等品種;而生產量不大,還有正處于試驗階段的品種為香菇。
目前銀耳工廠化調控栽培在四川通江、湖南蔞底、江蘇灌南、吉林舒蘭、山西晉城、浙江,江西、湖北,以及臺灣地區等均有不同規模的工廠化栽培或且季節性調控栽培。福建省主要在古田、建陽、泰寧、順昌等縣,一些企業進行不同方式工廠化生產。但總體來說成效不大,甚至虧損的不少。現有所謂銀耳工廠化栽培也大多為季節性溫控方式,尚未達到如杏鮑菇、海鮮菇之類周年制全天候生態控制栽培這個技術水準要求。
為什么銀耳工廠化周年調控栽培如此難以發展呢?筆者認為,主要是銀耳生物學特性及其生長發育理化條件的要求,還沒有準確地掌握。科研與生產實踐表明:銀耳菌絲是銀耳純菌絲與伴生菌香灰菌絲兩種混合體構成,在適宜的溫度、濕度、空氣條件下才能扭結成銀耳子實體。關鍵的問題就是在這“兩種菌絲”對生態條件要求不一。銀耳純菌絲一般而言耐低溫,不耐高溫;而香灰菌絲耐高溫,不耐低溫。在常規栽培中溫度能滿足兩種菌絲需要時,就會出耳,并發育。特別是在原基分化幼耳階段,如果袋內菌溫低于18℃,或高于25℃時,只有2-3小時就會導致出耳后蒂頭瘁爛。子實體生長發育不同時段,菇房內空間相對濕度偏低或偏高,也就會出現幼耳萎縮或爛耳。因此,每年銀耳生產季節,都有一批菇農栽培失利,甚至虧本。這已成為制約銀耳產業工廠化周年制栽培的一個技術瓶頸,致使難以迅速形成工廠化周年制栽培的主要內在因素。
銀耳生態調控設備特殊性
食用菌工廠化栽培無論什么品種,要實現周年制生產就必需通過配套機械設備來調控。據調查現有一些企業銀耳工廠化栽培的設備,采用的都是其他菇類品種工廠化栽培的機械設備來調控,效果都不理想。
近兩年來福建鼎峰制冷通風設備有限公司,落戶在“中國銀之鄉”的福建省古田縣。企業科研團隊圍繞接地氣,瞄準古田食用菌主栽品種銀耳工廠化周年制栽培設備為目標,成功的研發一種“全功能型銀耳栽培生態調控設備”,獲國家專利(第一道專利號:ZL201620727579.6)。該機械設備目前在古田縣銀耳工廠化規模最大企業的天天源農業生態公司第一期工程91個銀耳栽培房全面應用。此外,還在福建古甜食品公司60個菇房和古田縣建宏農業公司30個菇房應用,普遍反映效果理想,引起許多省內外從事開發銀耳工廠化生產企業的關注。2017年2月14日,東北首家銀耳工廠化栽培的企業,吉林華鑫菌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永生,帶領4人來到古田考察,切磋交流。2月21日古田縣民營科研人才協會召開12名專家參加的鑒評會,通過現場觀察評議認為:全功能型銀耳生態調控設備屬于第三代產品。其創新點突出以下4個方面:
一、凈風大供氧。科研人員首先分析現有國內進入工廠化調控栽培的主栽品種,都屬于菌柄較長的菇類,如金針菇、杏鮑菇、海鮮菇、秀珍菇等。這些長菌柄品種,其共性是耐受二氧化碳,而且需要一定濃度的二氧化碳才能獲得標的產量。然而銀耳屬于需氧生物,出耳階段如果菇房內二氧化碳沉積濃度超過0.1%時,就會出現爛耳。如果加大通風量,風流直吹部位的銀耳子實體,必然引起蒂頭瘁爛或菇體畸形。因此,必須把氧與二氧化碳問題,作為機械設備的關鍵技術進行攻關。幾經試驗研究,采取了凈化微風技術措施。在設備上加大氧氣進入量,并過濾凈化后進入輸氣管道吸收循環,使其調節風流量。實現了自動凈化微風大供氧的效果。滿足了銀耳子實體生長發育不同階段的需氧要求。這是本機械設備創新的一大突破。
二、“一站式”溫控。現有國內工廠化栽培菇類品種,大都采用“兩段制”,即發菌培養與出菇管理,分設單獨菇房。因為這兩個階段對生態條件要求差別甚大。菌包發菌培養階段要求干燥、恒溫、避光條件;而出菇階段要求適溫、適濕、適氧、適光培養。其焦點在于菇房內干與濕的矛盾。
公司在研發機械結構上,立足“你無、我有”這個定位,敢于突破現有“兩段制”。采取“一站式”溫控配套。把發菌培養和出耳管理兩房“二合一”。一個培養房只要安裝一臺全功能型生態控制機,就可以任意調節溫度(15℃~50℃)達50℃時促使房內干燥,環境消毒凈化。進入出耳階段可以通過設定任意調節適合開口誘耳期,幼耳發育期和成耳期及采收期4個不同生長階段所需的溫度,滿足銀耳子實體生長發育需求。這是機械設備的第二個創新突破。
三、內循環微噴均濕。銀耳子實體生長發育不同階段空間相對濕度要求有一定階段差。開口誘耳階段要求80%-85%即可;幼耳生長發育階段85%-90%,成耳階段90%-95%,停濕待收階段85%-80%,不同生長期形成逐步遞增,至待收階段又猛降的一種公式。在機組設計上采用超聲波二硫體,結合通風內循環,構成微噴霧狀的濕控系統化,并在霧氣管出氣口安裝過濾設置,使水霧噴出更加均勻,滿足不同生長期所需的空間相對濕度要求,這是第三個新突破點。
四、配合適量光照度。銀耳與其它菇類一樣,在子實體生長發育過程需一定散射光線,必需配合好。所以公司科研人員研究采用PLC觸模屏全方位電腦控制系統,使房內安裝的LED燈管,在制定的時限范圍內自動亮燈、照射子實體,促進耳片更好分化發育生長,亦增進色澤白度,優化品質。
適宜調控設備帶來必然效應
全功能銀耳生態調控設備的應用效果,通過現有古田縣3家銀耳工廠化周年制生產企業應用結果。從我們采集的數據看,效果理想。表現以下6方面:
一、出耳整齊、朵形好、產量穩定。通過機械設備,創造了一種適合銀耳不同生長階段的溫度、濕度、空氣的需求,促使子實體如期正常發育生長,達到出耳整齊,朵形完整,產量穩定。據福建天天源農業生態公司抽樣檢查,一般每袋產量(干品計)可達100-110克,而且朵形好,美觀觀、品質優化,價位比一般干品每千克可提高3-4元。
二、有效解決爛耳問題。通過機械功能作用,控制菇房內生態環境,使其形成不同生長期所需新風凈風,微噴增濕,使上下層培養架擺放的銀耳,所接觸的溫、濕、氧全方位均勻。有效避免爛耳、瘁蒂、爛蒂問題。
三、溫控干燥結合消毒殺螨。改“兩段制”后,菇房內通過機械調節溫度至50℃,使房內干燥,同時50℃又可有效殺滅潛藏在菇內的螨蟲,起到消毒殺螨作用。試驗表明一般24小時螨蟲全部殺滅,效果十分明顯。
四、不需上下搬動,節省勞工投入。從現有國內一些企業銀耳工廠化生產情況看,出耳階段培養架上的銀耳袋,都需要人工進行上下層調整擺放,花工大,且麻煩。這也說明雖然是工廠化生產,但出耳階段還未完全擺脫人為手工操作。全功能型生態控設備,由于控溫、微噴、增氧這3個方面的科學設置,使上下層全方位都達到十分均勻,所以不需人為調整,據調查每個栽培房一個生產周期內,可減少10個勞動日,直接減少費用1600元。
五、節能減耗,降低成本。全功能型生態調控設備,全天候(24小時)只需耗電20-40度,與傳統控溫和排氣兩機獨立的設備對比,可節省用電1/3。按銀耳生產周期40天計算,一個5000袋的栽培房就可節省電費300元。
六、易于普及推廣。該機械設備不僅適于大規模工廠化栽培設置,而且也適用于一般銀耳栽培戶使用。一次栽培4000-5000袋的菇房,安裝一臺機械及配套,只需投入5-6萬元,就可徹底改變傳統春秋兩季栽培,提升到周年制栽培,而且有效避免管理上因生態失控而欠效的焦點難題,所以菇農比較容易接納的。(工作單位:福建省鼎峰制冷通風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