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基地里菌種成活情況如何?”“膠囊菌種使用情況怎么樣?”“菌棒集約化生產達到什么程度……”在位于四川省青川縣孔溪鄉的陜西楊凌農業科技示范推廣基地、四川省青川縣食用菌種植示范基地,該基地負責人唐述剛總會不定期接到來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的電話詢問。
“這兩年,楊凌示范區經常給我們提供專家指導。同時,專家還與農戶加了微信,形成了‘菇農點單,專家送餐’的服務新模式。”唐述剛說,目前,該基地在青川縣內11個鄉鎮14個貧困村分別建設了青杠段木香菇基地18萬棒、青杠段木黑木耳37萬棒、竹蓀45畝、羊肚菌230畝,通過“三資入股(三資即資產、資源、資金)”的方式,帶動了當地農戶1300余戶脫貧致富。
探索扶貧新模式“入股即分紅”
為了幫助當地村民發展食用菌產業,該基地采取“三資入股分紅+按勞獲酬強技”的模式,建立合作社和標準化種植基地,讓貧困戶有一個穩定增收的途徑,增強了大家脫貧的信心。
梅貴春是青川縣沙洲鎮大灣村貧困戶,去年3月,該基地在大灣村建立青川縣新旺竹蓀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有機黑木耳種植。于是,梅貴春向銀行貸款5萬元,連同自己的1000根耳棒一起投入到該合作社。“沒想到不到一個月時間,我就被通知來分紅。”領到了股金分紅,梅貴春特別開心。
據唐述剛介紹,作為貧困村貧困戶,他們等不起,也沒有多少收入,入股就分紅能使他們在收益上、開支上心里有個底。群眾們是“有錢的出錢、有地的出地、有資源的出資源”,通過三資入股,入股即分紅,貧困戶還可以在合作社務工。相比以前,不少貧困戶現在的經濟狀況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
增強脫貧手段降低脫貧增收門檻
唐述剛表示,該基地先后從技術、資金、銷售等方面入手,大力加強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探索資產收益扶貧模式,以資產股權為紐帶,通過財政支農資金形成資產股權量化,推行三資折股,入股合作分紅,賦予貧困村和貧困農戶更多的財產權和財產收益權,在幫助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上取得了實質性突破。
目前,在青川縣瓦礫鄉烏龍村,該基地還成功探索出“合作社+菌種擴繁中心+資金互助社+農產品集配中心+公司”的“1+4”經營模式,吸納建卡貧困戶323戶投入到食用菌基地建設中。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利用“統一建設基地、統一建設標準、統一技術管理、統一技術培訓、統一質量標準、統一產品銷售”的“六統一模式”進行有效管理。
據了解,近年來,該基地協同推進產業、經營、服務三大體系建設,激發農村活力,破解發展難題,精繡脫貧攻堅之花,帶動合作社建檔立卡貧困戶404戶1672人走上脫貧致富之路。